(人名)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从湘法师入唐游往处处,华严唯识,最其所达。后还,化振海东。所著起信论疏,弥陀经疏等盛行于世。世称其人为海东师,疏曰海东疏。见宋僧传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恚结】 p0939 杂集论六卷十六页云:恚结者:谓于有情苦及顺苦法,心有损害。恚结所系故;于恚境相,心不弃舍...【五种衰相】 p0264 瑜伽四卷十二页云:有诸天子、将欲没时,五相先现。一、衣无垢染,有垢染现。二、鬘旧不萎,今...(术语)折伏恶人,摄受善人也。此二门为佛道之大纲。胜鬘经曰:我得力时,于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一愿。愿极乐国土之清净者。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菩萨)Abhayaṁkara,如来名。译曰离怖畏。见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名数)一景德传灯录,二广灯录,三续灯录,四联灯录,五普灯录也。禅宗正脉序曰:已而六传至曹溪,而支分派别,洋...(术语)起猛烈之风分散支体之三昧也。止观一曰:阿难河中入风三昧,四派其身。同辅行曰:尊者默然即入三昧,名风奋...又作悉地灌顶、持明悉地灌顶。为瞿醯经卷下分别护摩品所说四种灌顶之一。密教修法中,行者于第三三昧耶“受明灌顶”...十二部经之一,梵名阿浮达磨,即说希奇不思议事的经典,亦名未曾有。...(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九品之名。明五种之法师,道力增逸,得六根清净之功德者也。故名曰法师功德品。...(术语)同法藏。诸种之法门蕴积,是曰法蕴。俱舍论一曰:所化有情有贪瞋等八万行别,为对治彼八万行故,世尊宣说八...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生。而亟欲灭生以求无生,弥求弥远。今以求生净土,乃悟无生。...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说:子路,子路这个人是好勇过人,很勇猛的。有一天,他看到有...
于七情,医家、佛家都有自己不同的介绍,对于中医学来说,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下面我们...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这种说法正确吗? 大安法师答: 弘扬...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
《普贤行愿品》的第一大愿是礼敬诸佛,可见佛法修持要从礼敬二字起步。礼敬既是我们学佛的基础,也是学习做人的起点...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清顺治 这首清朝顺治皇帝赞僧诗的偈语,把出家...当前命相、风水、地理之学大行其道,相信的人为数不少:遇到事情总要花钱去求卜问卦一番。 那么,算命为什么会准确...
元晓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元照 | 下篇:元贤 |
【所治能治有十六心】 p0744 瑜伽六十九卷二十页云:云何障治生差别?谓所治障,有十五心。何等十五?谓欲界系...
恚结
五种衰相
折伏摄受
国土清净愿
阿婆孕迦罗
五灯录
风奋迅三昧
成就灌顶
希法
法师功德品
法蕴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娑婆求空空愈远,往生极乐入有得空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七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岂能一日不拜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