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一愿。愿极乐国土之清净者。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驰走】 p1255 瑜伽八十六卷十三页云:若于彼事,爱结所系;名为驰走。...又称寺沟石窟。与“南石窟寺”对称。位于甘肃庆阳县西峰镇附近。在寺沟川(泾水)之蒲、茹二支流交会处之东岸,远眺...(杂语)谓比丘受檀越之施食也。行事钞一之下曰:五百问曰:不着三衣受食犯堕。...梵名 Vimoksaprajā-rsi。六世纪初顷,北印度乌苌国人,系释迦族之后裔。勤学三藏,尤善论藏。北魏时,与瞿昙流支来...金刚经纂要疏刊定记云五般若: 一、实相般若 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指阿弥陀佛以其名号救济众生的本愿,亦即弥陀之第十八愿。...(物名)竺人以小木竹片拭粪,一名厕筹,又名厕橛。...指以如意珠庄严之殿。即兜率天弥勒菩萨之宫殿。(参阅“如意宝珠”2374) p2371...(一)密教用以象征万有本源之“阿”字。 (二)指“一”之字。楞伽师资记五祖弘忍章(大八五·一二八九下):“尔坐时...禅宗公案名。为唐代舒州投子大同禅师与一僧论及佛身之机缘问答。联灯会要卷二十一(卍续一三六·三八八上):“僧问...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末利夫人施僧布萨钱,佛言听受。准义付他。”资持记释云:“但云听受,理非捉畜,故以义决之...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普贤菩萨行愿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有关老子素食思想的文献并不多,反倒是纪录他哲学思...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轮回之苦,极乐世界之乐。人生世间,超升最难,堕落最易。若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远离以下这六种人或事: ...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虽重,自然渐渐轻微,亦当往生。如舍银取金,舍鱼取熊掌,则亦...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
斋,意为长净,长养善法,清净梵行的意思,佛弟子应尽量在斋日这一天过中不食(日中后不再吃东西),受持斋法。 六...
戒法跟善法的差别。这是论它的性质,要是讨论它所成就的,它的作用的差别。如《阿含经》当中讲到:受三皈依,守持五...
无明所引。弃觉逐尘。违远真体。故名曰背。返其去路。复使归还。斯之谓向。即指背娑婆而向极乐也。《佛说阿弥陀经疏...
国土清净愿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国土海 | 下篇:国土严饰愿 |
【相似菩萨】 p0837 瑜伽四十六卷二十页云:若诸菩萨,现前自称我是菩萨;于菩萨学,不正修行。当知是名相似菩...
驰走
北石窟寺
受食
毗目智仙
五般若
弥陀名愿
厕筹
如意殿
一字
投子十身调御
布萨钱听受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老子的素食思想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人生路上,请远离这六种人或事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慧律法师《楞严经重点提示》

受持斋法,长养福德智慧

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