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折伏恶人,摄受善人也。此二门为佛道之大纲。胜鬘经曰:“我得力时,于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止观十曰:“夫佛两说:一摄二折。如安乐行不称长短,是摄义;大经执持刀杖乃至斩首,是折义。虽与夺殊途,俱令利益。”胜鬘宝窟上末曰: “刚强应伏,伏令离恶;柔软应摄,摄令住善;故名折伏摄受也。”折伏配智慧门,摄受配慈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588~1658)明代曹洞宗僧。泗州(安徽)人,俗姓唐。号嵩乳,世称嵩乳道密禅师。年十四,投景会出家,遍历讲肆,...(术语)顿成诸行之对。由行布门修行之菩萨,始自发菩提心,终至等觉位,次第经过诸法门阶级,遍修诸行也。...四安乐行之第四。又作慈悲接引安乐行、梦中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乐行。即菩萨愍念众生于法华一乘不闻、不知、不觉...(术语)又曰坐夏,夏安居也。法显传曰:度陇至干归国夏坐。...指列于诸经首之比丘、菩萨等共同闻法之大众。法华文句卷一,将同闻众分为声闻、菩萨、杂众三种。 p2250...云何无漏?几是无漏?为何义故观无漏耶?谓有漏相违是无漏义,五无取蕴全及三界二处少分,是无漏。为舍执着离漏我故...与“毕竟解脱”同义。即完全解除束缚、迷惑之自由状态。指修行纯熟之情形,或表示万有自体之绝对真实、原本之状态。...(术语)言如来之身,相等于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之量也。经举十三个量等身。华严经曰: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成正觉时。...【六波罗蜜多及四摄事所感果】 p0315 瑜伽四十三卷二十一页云: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广说乃至一切同事,若多修...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相无性是说一切遍计所执的事物,其相皆假而非实有;生无性是说一切法皆依因缘和合而生,...谓不造作一切恶行。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大二·五五一上):“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北本涅...(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龙藏本)...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去做去修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是禅宗的典故。我们讲净土...
我们以电波和影像来体会,有心念的电波发出去才会投影出假相来,这大家可以体会吧?心念的电波就是因,投影出来的影...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不要对自己太有把握。你说:欸,我不用收心。没有这回事情,...
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希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工作,就...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何为禅?禅就是向上一着、本地风...富贵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一种是绝对的。富甲天下、位列王侯是相对的富贵,身心自在清净是绝对的富贵。第一种是有...憨山大师说:一般的人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往生,往生没有瑞相,原因在哪里?因为:我们平常的时候,念佛...
折伏摄受
【佛学大辞典】
上篇:折石 | 下篇:折脚铛 |
【蕴界处差别四种】 p1454 杂庥论五卷十二页云:复有四种差别。谓相差别,分别差别,依止差别,相续差别。相差别者...
道密
遍成诸行
誓愿安乐行
夏坐
同闻众
无漏
悉皆解脱
量等身
六波罗蜜多及四摄事所感果
三无性
诸恶莫作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世出世间之事不出于因果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推荐】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都是归于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