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为大阳警玄与僧之问答语句。大阳,指宋代曹洞宗之大阳警玄禅师。禅林类聚卷七(卍续一一七·四六下):...(术语)讲赞普贤菩萨功德之法会也。常于法华三昧堂行之。以法华三昧道场,普贤菩萨示现为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所说故也...(术语)以法界生之印印弟子,使决得大人之相也。义释十一曰:如王以印印之,一切信受。今以一切法界印印之,即法印...(1892~1967)福建长乐人,俗姓陈。字闻照。二十七岁于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依本忠法师剃度,同年于福州鼓山受具足戒...【见闻等法非是我业】 p0645 显扬十五卷十三页云:若执见等,是业是具;此亦不然。无譬喩故。虽妄分别七种譬喩...(术语)谓天台宗之戒法也。彼宗以所谓圆融诸法顿速成佛圆顿之旨为宗。故名所依之戒为圆顿戒。十宗略记谓此戒与小乘...(物名)娑罗树之胶乳也。大日经疏七曰:白胶香是娑罗树汁。...【八种忍】 p0069 入阿毗达磨论下四页云:忍有八种。谓苦集灭道法智忍,及苦集灭道类智忍。此八是能引决定智胜慧,...根性锐利而不为烦恼所遮,故能成就道业,如舍利弗;根性锐利然为烦恼所系缚,不能出离,如阿阇世王。[摩诃止观卷二...(术语)无漏业也。无漏业性非染污。故曰非黑,不招致有漏之善果。故曰非白。...亦名:四依法开遮、作持开遮 子题:圣种、圣说具四义、四制专被上根、四开摄中下二根、会正、道缘、道因 羯磨疏·诸...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已经变成过去了,哪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呢?所以第一个,它没有不...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成了谋食。你念念谋食,但你命中没有,谋也谋不到啊;你命中没...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不动。 第二个调伏力,就是空假中三观来调伏。 第三个坚持力...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他宣说的法门,第一件事情讲到四谛法门,把生命分成了二部分:...
第四有盗心,即内心作种种筹量,意图非理侵损他人财物,谋取私利。如《五分律》云:以谄心、曲心、嗔心、恐怖心而取...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譬喻是说明达妄本空,另外两种譬喻是发明知真本有。我们看这地...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现代社会文明虽然日渐发达,但众生的杀业却不见减少...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念佛,这本身就说明了在座的诸位己具有善根福德因缘。希望诸位...
爱
【阿毗达磨辞典】
爱有二种业,一引诸有情流转生死,二与取作缘。
上篇:八圣道支 | 下篇:比量 |
位于马来西亚槟城升旗山麓。为槟城大乘佛教三大道场之一。福建高僧会泉法师创建于西元一九四二年,法师示寂后,由宏...
大阳家风
普贤讲
大人相印
宝松
见闻等法非是我业
圆顿戒
白胶香
八种忍
根利有遮无遮
非黑非白业
四依法制开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福报享尽,你连一碗粥都喝不下去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在家菩萨的不偷盗与不妄语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