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性锐利而不为烦恼所遮,故能成就道业,如舍利弗;根性锐利然为烦恼所系缚,不能出离,如阿阇世王。[摩诃止观卷二下] p413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catvāri-adhisthānāni。指四种功德之所住处。又称四功德处。谓若近善人,则得闻正法;闻正法,则具四德处。...(术语)梵语陀罗尼Dhāraṇī,一译曰咒。此外又有种种之译名。...【诸行流转过患相】 p1354 瑜伽八十五卷十七页云:若于过去,及于现在,不调不伏,同分而死;复于未来,取生等苦,...(名数)菩萨十地中各有二种之愚法当断之者。见百法问答钞七。...【有受尽相种及无受尽相种】 p0562 摄论一卷十八页云:复有有受尽相,无受尽相。有受尽相者:谓已成熟异熟果善...梵名 Uddiyāna 或 Odiyāna, Oddiyāna。位于北印度之古地名,乃怛特罗佛教之起源地。为四圣地之一。于近世,此地...(术语)小乘之行人为粗人,大乘之行者为细人。智度论三十九曰:声闻法中十不善道是为罪业,摩诃衍中见有身口意所作...(经名)常略称为大般若。四处十六会之说,唐玄奘译,六百卷。开元目录一曰: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三藏圣教记。...【跋陀波罗赊塞迦】 下生经云:秦言善教,此护弥勒城夜叉。...执著一期生命的长短。此相一立,则不了知缘生如幻的道理,焚香祈祷,妄图长命,永为三有之所束缚,而不得解脱。...位于湖南宁乡县西之大沩山中。唐代元和(806~820)年中,沩山灵祐(771~853)应裴休之请所开创。沩山弟子仰山慧寂...准提咒持诵仪轨...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为心病和身病两种,心病是内在的贪、嗔、痴等的业障病,身病是...
多年前,某晚报曾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北京到上海,最短的道路是什么?很多人拿出地图来寻求答案...
问: 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门功德小。但是又有另外一个法师说,一心念佛成就最快。而两位...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是一只狼感动了他。 在大雪封山的冬天,祖父一大早便背起猎枪...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法因缘生。当然,这个观念世间慈善家也提出说──善有善报、恶...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 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 丈夫:你骂,你如再骂,我就打...梁武帝在还没有显贵时,曾认识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后,一天在苑里游玩,发现以前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岸上拉船...
根利有遮无遮
【佛光大辞典】
上篇:根本识 | 下篇:根见家 |
(术语)对于总愿之语。如四弘誓愿为诸菩萨之通愿,故曰总愿,如阿弥陀四十八愿,药师十二愿为各自特殊之誓愿,故曰...
四德处
咒
诸行流转过患相
二愚
有受尽相种及无受尽相种
郁地延那
粗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跋陀波罗赊塞迦
寿者相
密印寺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一切向上看,切莫学下流

修净土的人是专修好,还是圆修好
感动打猎者的狼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