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护国四王、四大天王、四王。即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守护佛法,护持四天下,令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故称护世,又称护国。[长阿含卷十二大会经、增一阿含经卷九、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四天王护国品、阿育王经卷六] p686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有漏皆苦】 p0546 俱舍论二十二卷三页云:唯受一分,是苦自体。所余并非。如何可言诸有漏行,皆是苦谛?颂曰...(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本曰:第一识,从本向末数为第一。...【梦的得喻】 p1281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又彼诸欲、喻梦所得者:速散坏故。...(名数)天台所立观心之法规,有三种:一、托事观,又名历事观,事相一一入于心而于实理成观也。如观王舍城为心王,...缘,即能缘,相当于三密中之意密;相,即所缘,相当于身、语二密。将此二者合而为一,乃表独一无二之义。盖有相之缘...(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谓兽主等也。是等外道所主张者,为我,有情,命者,生者,皆有之。又谓此我于感觉起时认识...【优波毱多】 或名优波掘多,此云大护。或云笈(其劫切)多。佛灭百年出,得无学果。西域记云:乌波毱多,唐言...梵语 pājsu-kūla,巴利语 pajsu-kūla。 略称粪扫。又作衲衣、百衲衣。即摭取被舍弃于粪尘中之破衣碎布,洗涤后作...修天台空假中三观,先从假入空,次从空入假,后乃双离空假,入中道第一义观,名次第三观。...谓中道实相之理,遍布于一色一香等一切微细之物中。意即一色一香虽为微细之物,亦含有中道实相之本体。天台宗以空、...【于前际无智】 p0748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复次于前际无智者:谓于过去诸行,无常法性,不了知故。又云:彼...十小咒...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大家要注意── 他说:十习因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的,但是站...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迎的,就是天台宗的判教。为什么天台宗的判教受到中国历代修学...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法虽然教我们不要贪求,但却教我们要求愿,如此一来,个...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难以一帆风顺,常是苦多乐少。烦扰困于心,无以解决,常纠缠不去,积郁成疾。...
既然如此简单明了,佛何不直接就告诉人们念佛求生就行了,何必开那么多法座,讲那么多经,特别是那么多圣道门的修行...这四句话,揭示的人生哲理精辟而深刻,令人掩卷深思。每每咀嚼都会有心得和收获。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寺,后来住在安徽丹阳的妙果寺。...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
护世四天王
【佛光大辞典】
上篇:护月 | 下篇:护戒神 |
(物名)Khaṇda,砂糖名。大日经七曰:此砂糖名为蹇荼,状如益州所出者而色甚鲜白,触之便碎。...
有漏皆苦
第一识
梦的得喻
三种观法
同一缘相
计我实有宗
优波毱多
粪扫衣
次第三观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于前际无智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圣严法师《合乎因果的追求》

僧家之待客

佛为何绕了一大圈才说净土法门
四句话揭示人生精辟而深刻的哲理

【推荐】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