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二十二卷三页云:唯受一分,是苦自体。所余并非。如何可言诸有漏行,皆是苦谛?颂曰:苦由三苦合;如所应一切,可意非可意。余有漏行法。论曰:有三苦性。一、苦苦性,二、行苦性,三、坏苦性。诸有漏行,如其所应,与此三种苦性合故;皆是苦谛,亦无有失。此中可意有漏行法,与坏苦合,故名为苦。诸非可意有漏行法,与苦苦合,故名为苦。除此所余有漏行法,与行苦合,故名为苦。何谓为可意非可意余?谓乐等三受。如其次第,由三受力,令顺乐受等诸有漏行,得可意等名。所以者何?若诸乐受,由坏成苦性。如契经言:诸乐受,生时乐,住时乐,坏时苦。若诸苦受,由体成苦性。如契经言:诸苦受,生时苦,住时苦。不苦不乐受,由行成苦性。众缘造故。如契经言:若非常;即是苦。如受,顺受诸行,亦然。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淫欲之热情,譬如火也。止观七上曰:皆以不净为初门,悉治淫火。智度论十四曰:淫火内发,自烧而死。...(术语)心念不澄净。于三宝之实德不乐欲也。俱舍论四曰:不信谓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唯识论六曰:不信,于...(一)即恭敬礼拜三宝,赞叹其功德。其赞叹文词称为礼赞文,有唐朝善导之往生礼赞、宋代仁岳之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等。...(修法)别名摩醯首罗顶生天女法。一卷,摩醯首罗天顶上生一伎艺天女,天女说陀罗尼,满一切之祈愿。并说念诵之仪轨...【四因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 p0471 瑜伽十八卷十三页云:云何复依涅槃无依无住以显差别?谓不能度诸烦恼缠,随...【根及力】 p0922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三页云:何缘信等先说为根,后名为力?由此五法、依上下品、分先后故。又依...【静虑无色建立四种】 p1379 显扬二卷三页云:建立者:此复四种。一、建立近分,二、建立根本,三、建立定,四、建...(人名)新罗人。尝入长安。唐贞观年中,追求正教,欲亲礼释尊灵踪,远涉中印度,止于那烂陀寺,学律论,抄写诸经,...(流派)又作尼犍陀。略曰尼干。...亦名:疑罪发露法 随机羯磨·诸说戒法篇:“疑罪发露法。律本,比丘犯罪有疑,复逼说戒,佛言应发露已,得闻戒。义...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一般人学佛修道是假的,喜欢玩神通是真的,大家都求先知。万事求先知是很可怕的事,所谓先知者,道之贼也,千万要注...
一个个人他不信因果、不信有报应,不信这个举头三尺有神明。他只信我这一辈子,我只要能得到我的金钱、我的五欲的享...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师给四空定一句话,说是为三昧酒所醉。因为你在那个地方,一下...自序 若论净土,法门广大。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十方纷来,数如雨点。于修行中不专念佛,于念佛中不专持名,...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项不妄语戒,意思是指不说任何害人害己的言语。可是,懂得发自内心、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的...
重重灾病,总由宿业深,而现行不谨所致。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必须极力节欲。欲事一多,则种种毛病悉皆发生。 世人以...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是非时行,就是不顾时节因缘去强求;三是饮酒放逸;四是亲近恶...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往生这一事总是产生不了信心,觉得往生一定要有很高的条件:往生一定要功夫成片,一定要清净心,一...
有漏皆苦
【法相辞典】
【有漏皆苦】 p0546
上篇:有为法见 | 下篇:有义多种 |
【三世间】 又称三种世间。乃世间的之三种类别,经论中诸说不一,《大智度论》卷七十载,世间有五阴世间、众生世间...
淫火
不信
礼赞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
四因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
根及力
静虑无色建立四种
阿离耶跋摩
尼乾陀
说戒座上疑罪发露法
寂灭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真正的大神通是什么

拯救刀兵劫的万德洪名

四空定的过失
【推荐】净业持名四十八法
圣严法师《谣言止于智者》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之法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