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日本日莲正宗本山。位于静冈县富士宫寺。南条时光所创,日莲之弟子日兴为开山住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莲正宗创...唐代画家。开封阳翟(河南禹县)人。初名道子,后更名道玄。少孤贫,及长,游洛阳,与张旭、贺知章习书法而无成就。...(1613~1689)明末临济宗僧。云南洱海人,俗姓王。号知空。十四岁(一说十岁)出家于鸡足山寂光寺,听讲修习法华、...(杂语)梵音Madhya六十数名之一。十俱胝之数也。与现今之一亿相当。...谓尽十方之法界而无余。又作尽十方界、尽十方世界、全法界。往生礼赞偈(大四七·四四三中):“世尊我一心,归命尽...梵名 ākā?ānantyāyatana,巴利名 ākāsānacāyatana。又作阿竭禅天、虚空知天、空知天、空无边处地、空无边处...【增上心住】 p1315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增上心住?谓诸菩萨,增上戒住清净为缘,所得世间静虑等持等至...又作十四不可记、十四难。乃十四种之不记答,为佛四记答中之舍置记答。即对于外道以颠倒之见来问难之十四种事,而佛...(名数)又华严家就所入之法界立五门:一有为法界,是前之事法界也。二无为法界,是前之理法界也。三亦有为亦无为法...又作理观。即观察实相之行法。反之,观察因缘所生之差别事相,称为唯识观,是为事观。实相观与唯识观乃占察经卷下所...梵语 upāsikā。音译优婆夷、优婆斯迦。指受持五戒之在家女子,有亲近三宝,奉事如来之义,而受三归、持五戒之相,...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比丘们:你们应当修行死想,经常思惟死想。 此时有位比丘禀告...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 以前曾听一些出家人说过...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其人即违犯无量重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佛陀告诉天藏...
药师法门,又叫延寿法门。当有人死相现前,神识出窍之时,其亲人若能为其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药师经...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个窗口。我们一...
我要告诉大家,《莫到老来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连续看的。我们现在正在讲的是诸佛的净土,到底有多少种净土,什么...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如前拜称) 三、南无阿弥陀佛 ...
寂灭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寂然界 | 下篇:寂灭相 |
涅槃的境界,灭一切生死之苦,无为安乐,故涅槃境界是绝对的寂静。...
大石寺
吴道玄
学蕴
末陀
尽十方
空无边处
增上心住
十四无记
五种法界
实相观
近事女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心量有多大,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

不被打翻的唯一方法
昙影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突发脑溢血,念药师佛化险为夷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