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八卷十三页云:云何复依涅槃无依无住以显差别?谓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略由四因。何等为四?谓最初有依耽嗜寻。依耽嗜寻为依止故;便有懈怠。又由懈怠为依止故;住异生分。住异生分为依止故;顺生死流贪爱势力,令于五趣生死河中,顺流漂溺。与此相违,四种因故;能度暴流。如应当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谓现在五蕴。是名现在界。...(职位)法华八讲之时,与讲师同登高座而读经题之僧也。...即经咒开始前之序引文。例如楞严会启请之后,将诵咒前,楞严头举唱序引,大众乃从经咒序引之第二句附随唱和之。楞严...古代禅宗寺院为防寒月,于阴历十月一日开启寮房暖炉,称为开炉;该日即称开炉日、开炉节。至次年阴历二月一日关闭,...(一)梵名 Ku?āgrapura。音译矩奢揭罗补罗。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之正中,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旧城,故又称旧王舍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一卷,唐玄奘译,知仁笔受,贞观二十三年(649)出。旧传前译本有《摩诃般若波...云何现在?几是现在?为何义故观现在耶?谓自相已生未灭故,因果受用未受用故,染净现前故,能显过去未来相故,作用...凡二卷。清代灵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仿后唐李翰所编蒙求一书,以四言韵语记述汉魏以来佛教高僧之事迹,以利...(植物)Aśvattha,木名。探玄记二十曰:阿说他树,此云无罪树。谓绕三匝,能灭罪障,此是菩提树。百一羯磨五曰:...【善业】 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的对称。即能招感善果的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色蕴相有五种】 p0571 显扬五卷五页云:相建立者:色蕴相,略有五种。一、自相,二、共相,三、所依能依相属...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如果大磬一响,因为正在追顶念佛当中,说不上哪一天哪一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在一个人面对歧途,一句呵护、关怀和鼓励的话语,或许能改变...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精勤无怠,故有下列十种利益: (一)他不折伏,指不为一切邪...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临终的正念非常重要。你今天不是要求增上生,当然你有善业,来...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种:...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而在他的八识田中感到这是罪有应得,原来阿阇世王已逐渐有了悔...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 在郑博士咨询的案例中,一些朋友埋怨自己情感不好,财运欠佳、小人太多...
四因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
【法相辞典】
【四因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 p0471
上篇:四静虑中建立四支五支因缘 | 下篇:四智心品见分等定有相分不定 |
梵语 sajvara-?īla。三聚净戒之一。又作律仪戒、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摄,摄尽、总摄之意。即遵守佛教制定之各种戒...
现在界
读师
序引
开炉
上茅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现在
释氏蒙求
阿说他
善业
色蕴相有五种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于诸梵行念念精勤无怠,能得十种利益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