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九卷十二页云:问:何故于四静虑建立四支五支耶?答:住所依故,住顺益故,住自体故。复次思惟境界故,受用境界故,于境不散故。复次顺益所依故,增上心所依故,增上慧所依故。复次为对治三种恼乱住障故。三种恼乱住者:谓染污住,苦住,迷乱住。复次如受用五欲者,有三种正所作事,显彼受用诸欲。一、以正方便,求所受用。二、求得已,正受用。三、自在随转。如是修静虑者,依三种正所作事,如其所应,建立支分;应知。复次为对治自苦行故;修静虑者,建立支分,应知。此复三种对治。一、离欲对治。二、止息身心逼恼对治。三、外心散乱寂静对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pitaka,巴利语同。音译作必棏家、比摘家、比吒迦。乃篮或箧、箧藏之义,引申为仓库,或学之义;复由此义...梵语 vāc-avijapti-karman。三无表业之一。即与语表业共于身中生出一种无法表示于他人之业体。言语使某作业发动于...天台宗于所立“五时”中用以表示第三“方等时”特质之用语。全称弹偏析小叹大褒圆。此语出自高丽天台宗大学者谛观所...【簸】 大品簸字门,入诸法簸字不可得故。论曰:若闻湿波字,即知一切法如湿波字不可得。湿波字无义,故不释。...(术语)宿世之福德善根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同妙庄严王品曰: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无量...巴利名 Tambapannīya。为部派佛教之一派。于印度部派佛教之分裂中,有关铜鍱部之名称与派属问题,于南传、北传论书...指久居一处。法华经卷二信解品中谓,久住系指长者之穷子久住在外。又同经见宝塔品之久住,则指令法久住;如来寿量品...天台宗十乘观法之第七。即以助道对治障碍而开辟三解脱门。又作助道对治、善修助道法、对治助道修波罗蜜、对治诸波罗...(术语)十力之一。悉知种种不同之佛智力。...(术语)两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为自证三昧故名法界定。金刚界之大日印,金刚顶谓之智拳印者,是两部差别门也。若...(术语)Susiddhikara,译曰妙成就作业。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作业之妙法也。苏悉地经疏一曰:羯罗者,又云迦罗抳,此...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讳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今河北省...
《心经》里就是讲涅槃三世诸佛的。怎么叫涅槃?涅槃就是证到果位了,就是到四果阿罗汉都是有不生不灭的果位。那么,...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种:一、未串习;二、匮乏;三、耽著;四、未见大果。 第一障...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里发了一个愿,希望在十年之内布施一千万元。 当时这简直像是...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境界,要一直用功下去。就像来果老和尚...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大不调而病苦的时候,当此之际,应找德术兼优的医师为你诊疗看...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
我叫净心,今年48岁,出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工薪家庭。在七八十年代,因父母工作稳定,哥哥姐姐做点生意,故家道较为...
四静虑中建立四支五支因缘
【法相辞典】
【四静虑中建立四支五支因缘】 p0471
上篇:四智心品各有二十一法相应 | 下篇:四因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 |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此戒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体,且受持此戒可至佛果也。【又】诸佛...
藏
语无表业
弹偏析小
簸
宿福
铜鍱部
久住
对治助开
种种界智力
法界定
苏悉地羯罗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念佛即是涅槃门
布施的四种障碍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不可将心待悟
如本法师:心病与身病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