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别名摩醯首罗顶生天女法。一卷,摩醯首罗天顶上生一伎艺天女,天女说陀罗尼,满一切之祈愿。并说念诵之仪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宋僧传二十四大光传,吴音诵经,帝甚异其事。...指守护佛法及国土之十六夜叉神。一说为震旦国之守护神。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中列举十大药叉、三龙王、三天后为十六...【七识住与四识住四句分别】 p0066 俱舍论八卷十一页云:如是所说七种四种识住虽殊;而皆有漏。为七摄四?四摄七耶...中国佛教寺院。位于上海市南郊。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但据宋、元地方志书记述,皆称为北宋初吴越王所建。北宋...谓僧伽之理、事二和。(一)理和,即二乘之圣者,同破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二)事和,即同一界内之僧,身、口、意...(书名)三卷,道翘录。集录寒山之诗颂者。所收凡三百余首。概为五言律,有奇骨,有清韵,有雅致。脱出六朝间艳丽绮...不动法阿罗汉者,谓利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譬喻)大法能照物故以镜譬之。智度论五曰:法之大将持法镜,照明佛法智慧藏。...(杂语)什为杂之义,聚之义。寺院所藏种种之器财曰什物。涅槃经六曰:经书什物。玄应音义二曰:什物,什者十也,聚...分,指时分;位,指地位。谓于事物或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全一卷。又作三报论。东晋庐山慧远(334~416)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顷,...普贤行愿品...僧伽吒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悲咒》为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共同赞叹,功德威力无与伦比,是所有法会佛事中都一定会持诵的神咒。 《大悲咒...佛陀涅槃百年后的印度,崛起了强盛的孔雀王朝。其国君主阿育王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修建了一座富丽雄伟的宫...
人犯错很正常,因为圣人给了我们理由,那就是:我们不是圣贤。然而犯错之后不能悔改,却用另外一个错误来消极的处理...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自然发心也就不同。就希求出离三界,了生脱死,成就佛道而言,...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又云: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着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
印祖曾经高度赞叹彻悟大师法语:红螺示众法语,皆可以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学者果能依而行之,其谁不俯...问: 有句玩笑话:心脏本来就是偏一边,所以偏心是正常的。但是子女对父母来说,就像自己的手,手心手背都是肉,怎...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往生靠什么?我们的法身慧命靠什么?靠念佛。如果不看书,不听...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醯首罗说法阿尾奢法 | 下篇:摩触 |
亦名:沙弥别行篇、沙弥篇 子题:信为道原功德母、智是出世解脱因、室罗末尼罗、求寂、皓首、面墙 行事钞·沙弥别行...
吴音
十六大护
七识住与四识住四句分别
龙华寺
二和
寒山诗
不动法阿罗汉
法镜
什物
分位
释三报论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悲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阿罗汉身具胜香的因缘

八个修行中「错上加错」的问题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不识自心,尽名邪行

钱伊庵居士的深憾事与护法心
对子女们偏心,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