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判教之用语。谓持真实教法而作权巧方便之教。为“泯权归实”之对称。华严宗智俨、法藏等,将如来一代之圣教大别为三乘与一乘,更于一乘之中分判同、别二教,而以法华经会三归一之说判为“同教一乘”,华严经十十无尽之说判为“别教一乘”。法藏于华严五教章卷一释同教一乘,设立分诸乘、融本末二门。融本末即谓同教之名义系以一乘为本,以三乘为末,融会三乘与一乘二者;其下复分泯权归实、揽实成权二门。其中,泯权归实即一乘,揽实成权即三乘。 p693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机与法之并称。机,根机;法,教法。法为能被、能化、所信,即法能被机,能化机,为机所信受者;机为所被、所化、能...【识住因缘寂止】 p1437 瑜伽五十四卷二页云:若聪慧者,于诸色爱,乃至行爱,所摄贪缠,能永断离。于烦恼分所摄发...(术语)禅家以心传心也。唐诗纪事僧希运曰:上乘之印,惟是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一空,万缘俱寂。裴休录之为传心法...(人名)Gunavarman,比丘名。译曰功德铠,罽宾国之王种也。年二十,出家受戒,深达三藏。年三十,国王薨,无继绍者...三大部指天台宗智顗大师诸撰述中,阐发法华思想之三大部典籍,即妙法莲华经文句、妙法莲华经玄义与摩诃止观,各十卷...唐宋时代,僧尼得度牒,所需纳交官府之钱。始于肃宗,采纳宰相裴冕之建议,凡欲出家为僧尼者,先纳钱,后许受戒出家...又作弘经三轨。指弘传法华经者所应遵守之三种轨则。衣、座、室乃三种譬喻,以如来之衣譬喻柔和忍辱之心,如来之座譬...(地名)(温或湿之误)Asvakarṇa,山名。译曰马耳。山状似彼。见名义集三。...【相符极成】 p0837 因明入正理论云:相符极成者:如说声是所闻。如疏五卷十四页释。...(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也。义释十三曰:此上有一切人中尊,即是毗卢遮那也。...(术语)离生死也。三乘之人,入于见道,而见谛理断见惑,永离三界之生,是云正性离生。俱舍论十三曰:得世第一法,...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
在汉地,流传最广的长咒是《大悲咒》。我第一次知道有《大悲咒》,还是缘于那位让我背《心经》的居士。但真正持诵《...
这是我人生中的真实经历。 一场大病之后,我一直想把我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为报佛恩,为和我一样还在困厄中挣扎着...22日冬至。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按照北方民间的传统,在冬至这天一定要吃饺子。 豆腐素饺馅 主...
昨天公众号后台收到居士的留言,问能不能说说衣服的事。 那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出家人衣服上补丁的事儿吧。 一、佛陀制...有一位老婆婆,家境十分贫穷,仅有的财产就是一条毛毯。有一天,好不容易出现了阳光,老婆婆立刻将毛毯取出来晒;她...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直心是什么样子...
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新出发,可以说是从空出假。所以修净土宗的人,你心中一定要有...
人从无始以来,常因无明和习气而使得自己意乱情迷、颠倒人生,「修行」的目的即在去除无明习气、回归清净的本性。 ...
揽实成权
【佛光大辞典】
上篇:嘱累品 | 下篇:蚕茧自缚 |
【十八界】 为蕴、处、界三科之一。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 之根与所缘之境等的十八种法。界为种类、种族之...
机法
识住因缘寂止
传心
求那跋摩
三大五小部
香水钱
衣座室三轨
頞温缚拏
相符极成
一切人中尊
离生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悲咒》的相貌

愿所有苦难众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素饺子做法大全

说说出家人衣服上补丁的事儿
贼计状元才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