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又作莫邪剑。原为古代之名剑。盖“莫邪”乃吴(一说楚,或谓韩)之著名铸剑匠干将之妻子。夫妻二人为协助吴王阖闾,遂铸阴阳二剑,阳剑称干将,阴剑称莫邪。于禅林中,镆鎁剑转指自身本来具有之智慧,或师家自由自在接化学人之般若智见。碧岩录第九则(大四八·一四九上):“明镜当台,妍丑自辨;镆鎁在手,杀活临时。” p671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918~978)宋代僧。韶州(广东)曲江人,俗姓梁。讳志靖。十二岁出家。二十岁从云门文偃受具足戒。南汉主刘晟敬仰...指观无量寿经之念佛为宗(念佛三昧)与观佛为宗(观佛三昧)。此系我国净土宗高僧善导所判立之“一经两宗”,即以观...(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爱生经之别译。梵志之儿死,愁忧见佛。佛言爱生便生愁忧。后因波斯匿王之请,广...【众相入身】 p0981 瑜伽三十七卷四页云:众像入身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以种种现前大众、及以一切村邑聚落草...(术语)修止观二十五方便中第一科具五缘中之第三有闲居静处。止观四上曰: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亦名:归依制意 子题:魔、魔阿罗、魔有四种、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四魔、佛宝、法宝、僧宝 羯磨疏·诸戒受...为“无相三密”之对称。三密,指身密、口密(语密)、意密(心密)。有相三密,即指密教修行者手结印契,口诵真言,...(术语)玄妙之道路。谓真理也。阿毗达磨心论慧远序曰:于三观则观玄路之可游。不应拜俗等事五谢祐书曰:凝心玄路,...【四一切种清净】 p0459 瑜伽四十九卷十五页云:云何如来四一切种清净。一者、一切种所依清净。二者、一切种所缘清...唐代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高宗干封(666~668)年间,住西明寺,后往终南山参谒道宣,研习律法。其后并谒文纲、...【二种涅槃】 即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依者,有漏之依身。烦恼永尽,已断生死之因,然犹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续,...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前面我们讲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了。慧眼是断除见思烦恼,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就会具足慧眼。慧...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在生死苦海中漂流的众生来说,你教他念佛,好比给他救...
问: 修行要长期熏修,可是为什么古代禅师往往只是一句话就能让行者开悟? 惠空法师答: 这个很简单,我常常讲一个...经常上火的人,请看看以下降火的几种食疗方法: 胃火炽盛则痘痘长、牙龈肿、口角烂;肝火炽盛则头痛头晕、睡眠不稳...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恩德,那是比山还高,比大地还广。用大山之高、大地之广来比喻...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无常的规律,人和人的聚散也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每一个人修学佛法的因缘也遵循着无常的规律。修...
大聪明的人在世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能够出口成章,写文章下笔千言,像这样的人在世间可以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降;大多数人都执著一切,不肯去尝试改变。 我相信你的心中一...
镆耶剑
【佛光大辞典】
上篇:证智 | 下篇:关棙子 |
【三清净】 p0172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七卷十四页云:为三妙行,摄三清净?三清净,摄三妙行耶?答:随其事展转相摄。...
达岸
念观两宗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众相入身
闲居
三归制意
有相三密
玄路
四一切种清净
灵
二种涅槃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为什么古代禅师一句话就能令人开悟
降内「火」的几种美味食疗
如何去报佛恩?

亲近净慧老和尚的几点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