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明显提出以揭示其意;蔽,赅摄、涵盖之意;诸,众多之意。即于解说某种义理或表达某种概念时,仅举示其中一项足以作代表性之名相而涵盖一切同类之语意。如诸经论常用“诸法实相”一语来表示一切万法真实之体相、平等实在而不变之理,其“实相”即是用来涵盖实性、实体、实力等诸多之同类语意。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三四·四三中):“故标章云诸法实相也,例亦应言诸法实性、实体、实力,乃至应言实究竟等 ,但略举一而蔽诸耳!” p65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龙树的译名之一,龙树的译名共有三个,即龙树、龙胜、龙猛。...(杂语)委托物于寺院,为备三宝之用也。与施与不同。优婆塞戒经曰:善男子受优婆塞戒者,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譬喻由于体悟真如,而自一切迷惑中解脱而出,犹如明月之划破闇夜。 p4199...【现观智谛现观依有寻有伺依可得】 p0958 瑜伽七十一巻四页云:问:若现观智谛现观、离众相故,名无分别;云何依有...禅林用语。指模拟鸡叫声,试图以伪装欺骗之意。原典故出自史记孟尝君传,书中记述孟尝君夜半欲通过函谷关时,其食客...人生之因,皆由于业,经中说人生业相,节摘如下: 一、为人好喜美食,杀害生命,无有慈心者,从豺狼狸猫中来。...亦名:亡人物四人羯磨分法、亡僧物四人羯磨分法、亡五众物四人羯磨分法、四人羯磨分亡人物法、分亡僧物四人羯磨法 ...(术语)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人名)梁时高僧竺道生也。尝讲经于虎丘寺。聚石为徒。石皆点头。世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语。...(一)即随缘真如与不变真如。(一)不守自性,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者,称为随缘真如。(二)随缘而为万差诸法...【大乘起信论真伪之争】 大乘起信论,历来为性宗所依的重要经论之一,大乘佛教的主要宗派如华严、天台、禅、净土等...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龙藏本)...
宋代有个荆王夫人也是站着走的,有人神游极乐世界,还看到极乐世界有她一朵很大的莲华。这些盛况现前,使在场的众生...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均以五戒为基础。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好,各位,阿弥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谈谈,什么叫做转轮圣王。我们在佛教里面,如果有因缘去读诵一...
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一个词:三观。三观就是一个界定的标准。当我们说某人和某人三观不同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人还有观...
有这样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我们便急着把每一个刚刚结识的新面孔呼之为朋友,将其拉入自己的关系圈。 ...
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坚固而不可破坏的意思,就是首楞严王三昧、或者讲真如三昧。真如三昧,它不断恶也不修善,因为...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发我们的智慧就要想办法去掉我们的成见,比如通过让自己忙起来...
大家到东林寺参加昼夜经行,首先要遵守经行的秩序。经行中要听好法器,保持好前后约1.5尺的距离,做到音声齐整,避...
举一蔽诸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举一明三 | 下篇:举手低头 |
【三种大性大三摩地】 p0213 瑜伽六十二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三种大性大三摩地,能令速疾通达真如。既通达已;能尽诸...
龙猛
寄附
真如之月
现观智谛现观依有寻有伺依可得
假鸡声韵
人生业相
亡物四人羯磨分法
无上觉
生公
二如
大乘起信论真伪之争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为临终的病人指一条路
学佛学什么

何谓「转轮圣王」

曾以为非,今则为是

一生中这八种朋友是必不可少

真如三昧能遣除烦恼障、所知障

专注做事少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