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梁时高僧竺道生也。尝讲经于虎丘寺。聚石为徒。石皆点头。世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五卷。南朝梁代僧祐撰。本书记载萨婆多部十诵律师资相承九十余人之事迹,故又作萨婆多师资传。系有关萨婆多部之珍...唐朝彦琮所立。彦琮着辩正论,就经典翻译立八备十条。八备者,即:(一)诚心受法,志在益人。(二)将践胜场,先牢戒足...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指真实无二之理,即真如、法性;以其无二无别,离诸虚妄,故称一实相。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六六下):“诸众生妄...【还】 p1404 此大菩提五相之一。瑜伽七十四卷十一页云:云何为还?当知此还,亦有二种。一、权时还,二、毕竟还。...唐代之儒者,为药山惟俨之俗家弟子。赵郡(河北宁普)人。字习之。生卒年不详。历任国子监博士兼国史修撰、户部尚书...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六相是华严宗重要教义之一。这种教义的特点,表达了一切事物,圆通无...(杂语)梵曰郁钵罗华比丘尼。常向贵人之妇女而赞出家。见智度论十三。...【五眼】 指五种眼力。即:一、肉眼,为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众缘假和合。由因缘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有合的时候,就有散的时候,所以说它是假和合。...(术语)般若波罗蜜之古译,般若译曰明,波罗蜜译曰度。...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优婆塞戒经...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
陶侃是晋代名臣,虽处高位,却简朴、惜时。他身任官职,难免会有人送礼,当别人来送礼时,他会先问:礼物从哪里来?...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 这个业种子要从种子而转成...
朋友们! ◎在没有证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要依止圣者善知识; ◇在没有证得真如之前,是需要闻法的。所...一、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一遍) 往生咒(三遍) 赞佛偈(一遍) 南无...
问: 我越是修行,越觉得自己差劲,越来越惭愧,越往自力方面努力,感觉不太想佛力。自己想往生,也有信心,这种情...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生公
【佛学大辞典】
上篇:生支 | 下篇:生日大会 |
指统治一国之王。又称国主、人王。就因果而言,以前世受持十善戒,故今生能统领国土,为人中王。又因得诸天之保护,...
萨婆多部记
八备十条
贤圣
一实相
还
李翱
六相
青莲华尼
五眼
假合
明度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不信佛的人对佛教的诘问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爱物惜生,物尽其用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阿底峡尊者的临别教言
在家居士净土早晚课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