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表示塔之印。又称率都波印。即密教金、胎两部大日如来及法华经之本尊释迦牟尼如来之印契。塔印有理塔、智塔、心塔三...【趣入自性】 p1327 瑜伽二十一卷十六页云:云何趣入自性?谓安住种姓补特伽罗,本性成就涅槃种子。若于尔时,有佛...【破他义有三路】 p0936 大毗婆沙论二十七卷八页云:因明论中,说破他义、有三种路。一、犹豫破,二、说过破,...亦名:洗足具 子题:非行来处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洗足具)五分,非行来处;若大小便及洗手脚时,听着屐。四分...【不定心所】 不定心所,是六位心所的第六位,此有四种,曰悔、眠、寻、伺。《成唯识论》曰:‘悔、眠、寻、伺于善...即第八阿赖耶识所具之三种相。唯识宗以阿赖耶识之自体本具诸法之因与果,为显其体、义之差别,而立三相。即自相(初...(流派)自初祖达磨倡禅至五祖弘忍为一味。弘忍弟子,有慧能神秀二弟子,分南北二宗。慧能于江南布化,故云南宗。神...梵语 catvāra oghāh。又作四流、四大暴河、四瀑河。暴流(梵 ogha),为烦恼之异名,以烦恼能使善品流失,犹如洪...【太子解宝衣处】 p0389 西域记六卷十四页云:沙弥伽蓝东大林中行百余里,至大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太子逾城...梵语 sadasajskrta。法相宗对无为法之分类。无为,谓无因缘造作,又无生、住、异、灭之四相;即真理之异名。大乘唯...禅院住持之隐退。或称退居。依敕修百丈清规卷三住持章载,住持若年老有疾,或心力疲倦,或诸缘不顺,自宜知退时,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的。譬如隐恶扬善隐人家的过错,而扬人家的善德即是善的。反过...念佛法门,最圆满最方便,大家要真信切愿修持念佛,不可见异思迁。 有些人意志不坚定,由佛道转向外道。不知道,外...
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把医学的范围放大了,作广义的讲,佛学也是医学;就是各种宗教...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有益。以世法说:年老者静坐,可以减少头痛腰痛、眼花心乱、...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有这样一个比喻,佛言:如人锻铁,去渣成...
经过一整个夏日高温煎熬,终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也就是说不同的季节应该遵循...对待家人,我们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不是大呼小叫,就是懒得搭理。因为太过熟悉了,而不知珍惜。你快点...
昔日,佛陀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那难陀城的波婆利掩次林中。当时,有长者子,名为坚固,来拜谒佛陀,他顶礼佛足...
贤圣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贤人 | 下篇:贤劫 |
【增益散动】 p1315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增益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色自性空。由遍计所执色,自性空...
塔印
趣入自性
破他义有三路
听门众具中洗足具
不定心所
赖耶三相
南宗
四暴流
太子解宝衣处
六无为
退院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隐密暴露
念佛须发长远心决定心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立秋后应常吃的食物
圣严法师《温柔对待亲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