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的译名之一,龙树的译名共有三个,即龙树、龙胜、龙猛。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谓持戒之行为。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能随顺戒体,动作身、口、意三业而不违法,称为戒行。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之一...(衣服)又曰一色七条。以锦或金襕或金纱或织物等作之。不如衲袈裟之杂他色,惟为一色,故曰平袈裟。论尊卑,则平袈...以六度、四摄法等菩萨行,增长众生善根,此种外缘、助缘即称为行缘。(参阅“六波罗蜜”1273、“四摄法”1853) p2...略作影略。于说明二种有关之事件时,此方所略之事由他方显发,他方所略之事由此方说明。如是相互补充成完全之说明方...(术语)Loka-geya,译曰重颂。十二分教之一。涅槃经疏八曰:祇夜,具足应云路伽祇夜。祇夜翻为句,亦云颂。开善云...指法华经之“本迹二门”开会之三义。此系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之语。乃天台大师智顗就佛陀之“教说”及“佛身”...(人名)目连昔称阿周陀道人,在檀特山时,见须大拏太子(释迦如来因位时名)发愿为神通第一之弟子。见佛本行集经,...即佛陀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为求过去诸佛所说后半偈而投身岩下,舍身于罗刹。佛陀于过去世住雪山为大士时,帝释天变身...【应默】 p1398 瑜伽七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了知应默?谓善了知于五时中,应当默然。一者、说者正说语时,若彼听者...梵语 nāga 之音译。(一)意译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为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据玄应音义卷二十三载,...日本法相宗僧。齐明天皇四年(658),与智通来唐,从玄奘、窥基习唯识学。返日后,据传于元兴寺讲经。寂年、世寿均...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启中国禅宗僧团制度的恢弘气象,使禅宗法脉传承至今仍历久弥新而不衰,能顺应时代及地方的...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
一、净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请教印光大师:历代祖师,如莲宗诸祖等,身后须经何人评定,始得举世崇奉以为祖?...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于此生中,一定要了却生死、脱离轮回、跳出三界...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可以去持咒。但是从《楞严经》...般我们从学校毕了业,往往能考虑的就是就业和婚姻两个问题。 如果我们出了家,一方面,我们没有要为自己追求什么,...解决心情,才能解决事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常说这句话。压抑情绪有害健康,但没有节制的发火同样...
龙猛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龙胜 | 下篇:龙象 |
(杂名)禅林耕寺领之田地者。...
戒行
平袈裟
行缘
影略互显
路伽祇夜
开废会
阿周陀
雪岭投身
应默
那伽
智达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丛林中出坡的意义
老妇人的毒誓

不同净宗祖师的教义和历史地位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