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又曰一色七条。以锦或金襕或金纱或织物等作之。不如衲袈裟之杂他色,惟为一色,故曰平袈裟。论尊卑,则平袈裟为尊,衲袈裟为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Rutangqiufa Xunliji 佛教史传。日本天台宗三祖圆仁著。略称《入唐巡礼记》、《巡礼记》、《五台山巡礼记》、《...小乘俱舍宗所立的贤位和圣位。七贤七圣又名七士夫,或七大夫,或七圣人,俱舍论说:学无学位有七圣者,一切圣者皆此...(名数)法相宗于世俗胜义二谛各立四重。合为八谛。...(术语)为他人之师者。梵网经下曰:不解一切法,而为他人作师。止观五曰:自匠匠他,兼利具足。人师国宝,非此是谁...(一)谓顿教中之顿教。天台宗于所立化法四教中,叹美圆教之语。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五(大四六·一七七上):“别教...【顺解脱分善】 p1108 俱舍论十八卷十八页云: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杂语)涅槃经二十四曰:如水生花中青莲华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莲华中,青莲为第一。一切...(术语)心不独起,必有所对之境,攀缘于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谓之攀缘。又心忽彼忽此,驰回外界之事物,如...佛菩萨游于神通,化人以自娱,叫做游戏,三昧是专心的意思,诸佛菩萨专心救济众生为游戏,故曰游戏三昧。...(界名)梵天之世界,色界之初禅天也。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离诸欲染烦恼除,此等得生于梵界。...【五障】 p0249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页云:云何障碍?谓有五障。一、增上戒障。二、增上心障。三、增上慧障。四、往善...(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印光大师校印本)...
问: 弟子几年来一直用十念计数法念佛。最近把计数放下了,念佛很用力听佛号,感觉佛号念得比以前更摄心了。可最近...
娑婆安乐的果报,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 我们也承认娑婆世界有一些安乐的...
罗迪克是一个英国战俘,一次他不幸被俘。和许多战俘一样,他被押送到了一座德国集中营。集中营里有近千名战俘,全部...一、称名念佛, 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位法师、诸位佛友!今天是我们演讲的第三天,那...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怨怼,亦曾宿世受深恩。 路逢冤家宜回避,莫因小忿起怒瞋。 但...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恼都要修空观,但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的空观的确是有所不同。他们...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什么接下来却先解释「无相」、接着「无念」、最后「无住」?因...
平袈裟
【佛学大辞典】
上篇:平江绦 | 下篇:平常心是道 |
梵语 aklista,巴利语 akilittha。又作无染污、不染、无染。即无所染污之善及无覆无记之法。大毗婆沙论卷九就邪智分...
入唐求法巡礼记
七贤七圣
四重二谛
人师
顿中顿
顺解脱分善
青莲第一
攀缘
游戏三昧
梵界
五障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念佛经常头疼,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

娑婆世界的安乐夹杂着毒药

救我的人,是我最恨的人
念佛的四种方法
慧律法师《佛教与轮回》

劝持五戒诗

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