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藏之一,三藏之一。指释尊为声闻所说之四谛、十二因缘等教说。为菩萨所说之六度等教法,则称菩萨藏。声闻藏一语系出自菩萨地持经卷十二。隋代慧远及唐代吉藏、善导等诸师,均将经典分类为二藏,并加以批判。于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则举声闻、缘觉、菩萨三藏之说。若仅称声闻、菩萨二藏时,声闻藏中则已包含有缘觉藏。此二藏之分类,与所谓大小二乘、半满二教为同义。[入大乘论卷上、大乘义章卷一](参阅“二藏”250) p650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耳识所缘】 p0634 瑜伽一卷七页云:彼所缘者:谓声。无见有对。...(杂语)设法门也。又筑塔像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人为佛故,建立佛形像。...(1285~1373)元末临济宗僧。浙江慈溪人,俗姓王。字梦堂,号酉庵。六岁丧父,奉母命习儒。及长志求出世间法,礼奉...子题:上品心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正明受体。(一、叙由)若至此时,正须广张示导发戒正宗。不得但言起上品心;...指佛为行者授记别时所照于行者身上之光明。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载,佛欲与众生授记,先微笑,旋即无量光从四牙发出,有...即观世音菩萨,因观世音菩萨到处救苦救难,令一切众生脱离怖畏苦难。...(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以大日为中胎,其外围有三重之坛,而都收诸尊,谓之三重都坛。...(物名)渡海人所带免没溺之物也。名义集七曰:五分云:自今听诸比丘畜浮囊,若羊皮若牛皮,传闻,西域渡海之人多作...【一向趣寂声闻】 p0010 瑜伽七十六卷十一页云: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术语)三种律仪之一。恶戒也,戒律有善恶二种,要誓而作善止恶,是善戒,称为律仪,要誓而作恶止善,是恶戒,称为...全一卷。宋朝施护译。全称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虽举持明藏中之八大总持,然亦兼举心咒,...大悲咒修持仪轨...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
很多居士会认为:我没有时间修行。因为我要去挣钱,等我挣了很多钱之后,就可以供养三宝,可以为佛教作贡献。佛经里...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好的一种教育及风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并没有废除对祖先...
影响种性的这些种子,种类是什么?什么东西会影响我们的种性?为什么他生出来是人天种性,他生出来是二乘种性,他生...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啊,放到佛台上,就像恭敬佛一样恭敬它...
为了追随正法,求那跋陀罗弃家潜逃,到远方求师访友。他弃掉头簪彩饰,布衣疏食,在僧舍中专心学习经典,到受戒时,...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我们不能够跟真如理相应,不可以,带名言的。但是你在真...问: 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其一说,临终必须有正念才能往生;其二说,只要平时具足信愿持...
1.生平 远公大师(公元334年---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
声闻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声闻应 | 下篇:声缘 |
(故事)法华经人记品曰:尔时,佛告罗睺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
耳识所缘
建立
昙噩
受具戒正受前开导
授记光
大施无畏者
三重都坛
浮囊
一向趣寂声闻
不律仪
八大总持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推荐】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圣严法师《祭祖》

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分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东来传法的高僧:求那跋陀罗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