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之第四。观世音菩萨为教化众生,示现三十二种身相,以应同各种机类;声闻应即以声闻之身应现于众生。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谓,若诸有学证得四谛之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菩萨即于彼前现声闻之身,为其说法,使得解脱。(参阅“三十二应”511) p649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耳识所依】 p0634 瑜伽一卷七页云: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耳。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流派)外道之种类。大日经所说三十种外道中有建立净外道与不建立无净外道两种,是曰建。爪者,长爪梵志,外道名。...(一)(384~482)南朝宋、齐时代僧。祖先为月支人,俗姓支。寓居建康,笃好佛儒,善谈老庄,工于书法,又善梵呗。初...中国佛教法相宗祖庭。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雁塔村。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皇...亦名:相去舒手相及处立 子题:单白入众坐和失相、丛坐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白召入众,就分为三,缘、法、仪也。...梵语 vyākarana,巴利语 veyyākarana。音译毗耶佉梨那、弊迦兰陀、和伽罗那、和罗那。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莂...(术语)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众生,化缘既尽,于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术语)五怖畏之一。初学之菩萨,为布施,不能施自己之全所有物,畏尔后自己不能生活也。...指八位龙王,乃列于法华经会座上之护法善神。又作八龙王。即:(一)难陀龙王(梵 Nanda),意译为欢喜龙王,乃护法龙...能说佛法之五种人。(一)指:(一)佛,(二)佛弟子,(三)仙人,(四)诸天,(五)化人。出于大智度论卷二。然善导之观经玄...涅槃的境界,灭一切生死之苦,无为安乐,故涅槃境界是绝对的寂静。...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他带着弟子,一位年轻的沙弥一起进城去办事。沙弥背着行李跟在...
相比于母亲节,父亲节好像冷淡了许多,子女也不太重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父亲节这么一回事。 并非是父爱不够伟...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
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在崔永元所著的《不过如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一天,鞠萍见崔永元忧心忡忡,便打趣地问道:小崔哥,有什么不...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位年逾百岁,一位九十岁。这三位老和尚一生念佛精进,慈悲念佛...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云:弟子某,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结法侣若干人,同会一处,专修...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大戒是哪三坛?恐怕还有许多人不清楚。说沙弥戒,还不知道是怎...
声闻应
【佛光大辞典】
上篇:声闻说 | 下篇:声闻藏 |
(故事)注经摩经三曰:什曰:声闻法中密行第一。...
耳识所依
建爪
昙迁
慈恩寺
受具戒教授师单白入众立处
授记
涅槃相
不活畏
八大龙王
五种说人
涅槃寂静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沙弥的发心

做父亲很难,做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画传
让烦恼拐个弯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