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又作十缘经、严诫宿缘经。后汉康孟详译于兴平元年至建安四年(194~199)间。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内容由孙陀利宿缘经、头痛宿缘经、木枪刺脚因缘经、苦行宿缘经等十经组成,叙述佛陀一生中所受十难之因缘。[历代三宝纪卷四、大唐内典录卷一] p628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表示唯一、单一、个体;十,指多数或满数、整体。一即多,乃一多相即之意。此为华严宗所立。若以一为本数,离一...(名数)又以八部总该般若。金刚仙论一曰:有感应应世,故说八部般若。以十种义,释对治十。其第一部十万偈(大品是...凡六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南石文琇(1345~1418)着,清康熙十年(1671)浙江嘉兴府楞严寺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无功用行菩萨者,谓住不动善慧法云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已得纯熟无分别智故。...【四种入胎】 p0427 瑜伽二卷十九页云:云何四种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即一来果。...(名数)六群比丘,义净新译谓之六众。...【无漏色】 p1050 品类足论八卷五页云:无漏色云何?谓若诸色,无漏无取;于此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或欲...(杂语)以慈悲之雨注于人也。唐高僧传(智顗传)曰:二时慈霔。...禅林用语。谓大喝一声之同时,即拍桌一下。卓又作桌。师家接引学人时,为避免言语之障碍,常用棒打或喝叫以惊醒迷执...【极微无方分】 p1198 瑜伽三卷二页云:又色聚亦有方分。极微亦有方分。然色聚有分,非极微。何以故?由极微卽是分...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诚为不可。损物命而全人命,宜若无罪焉。不知贵人贱畜,常情...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
住持,就是摄受的意思。他这一念心能够把心中清净的戒、定、慧摄持不失。因为摄持戒定慧的关系,就能够善巧地超越三...
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个前方便,叫做天台二十五方便。这个方便当中的修行呢,这个地...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2.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 为什么平等,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平...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古时候的印度,人民拜他们的神时,一般都杀动物当做祭品。他们认为这些祭品,可令神祇喜悦,于是神祇就答应人们的祈...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不净相一种,然后无识不净相九种,也就是墓园九观,就可以灭...
兴起行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兴皇寺 | 下篇:兴教寺 |
位于江苏南京凤凰台。东晋兴宁二年(364),因慧力之奏请乃诏令施舍陶官之旧地以建寺,掘地得古瓦棺,因称瓦官寺。...
一即十
八部般若
增集续传灯录
无功用行菩萨
四种入胎
第二果
六众
无漏色
慈霔
卓一下
极微无方分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医者应戒杀生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从念头来判断你的来生

五欲的过患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对动物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