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即一来果。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七,过分取衣戒。所以制不许过者,出家比丘,遇四因缘,夺失三衣,无由进业。笃信...(经名)梵网经之品名。此如经题亦为喻,大士之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统万事。见天台菩萨戒经疏上。...【顶堕】 p1026 大毗婆沙论六卷六页云:云何顶堕?答:如有一类,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信佛菩提法是善说...凡五卷,或十卷。唐代智俨撰。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略称华严经略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记...(杂名)寺院之别名。为清净之依处,故名梵苑,又为净行者之住处,故名梵苑。...(名数)奉三阶法之诸院。...【能治义】 p0892 瑜伽八十一卷十一页云:能治义者:以要言之;一切清净行。如贪是所治,不净、为能治。瞋、是...秣罗矩吒,梵名 Malakūta。又称枳秣罗国。为南印度古国名。位于印度半岛之南端,是古潘底亚王朝(梵 Pāndya)所据...梵名 Sthiramati。音译悉耻罗末底。印度人。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罗睺罗、拘摩罗陀等诸师之说,...【魔王怖菩萨处】 p1462 西域记八卷二十七页云:菩提树垣东门侧、有窣堵波,魔王怖菩萨之处。初魔王知菩萨将成正觉...宋末元初之画僧。四川人,生卒年不详。依径山无准师范出家,法名法常。于宋末理宗、度宗时(1225~1270),在杭州西...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在浙江平湖有一位叫演良的居士,他是一个食品公司的工人,平常身体就不大好,生病时更是心烦意燥。皈依三宝后,虽然...经文: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他们都养了几只猴子,以耍猴谋生。 张三的生意很火,因为猴子很敬业也很听话,所以帮张三赚了不...(一)五戒是良师 一、众生受戒入佛位 诸位善男子、善女人:你们发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间上做一...
唐朝的曹山本寂禅师,是福建泉州莆田人,从小学习儒学,十九岁在福州灵石山出家,法名本寂,二十五岁受具足戒。之后...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 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从前有个国家物产非常丰饶,而为他国觊觎,面临战争的侵略。所以国王大举征兵,动员国内十五岁至六十岁的男子参战。...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 平常就要训练自己不随境转。 不可能说你平常没有这种功能,临终突然间出...
第二果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第一供养 | 下篇:第二能变 |
(术语)佛说深经之前放光明震动大地也。是为大乘之通相。法华六瑞中之二瑞。...
过分取衣戒制意
菩萨心地品
顶堕
华严经搜玄记
梵苑
三阶院
能治义
秣罗矩吒国
坚意
魔王怖菩萨处
牧溪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梦中仙人指路 临终正念往生
正如法师《佛教对饮食的看法》

欲望就是束缚你的绳子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

不再为世间所囚缚
放下即自在
织匠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