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六十四卷。系奉日本后阳成天皇之敕旨,而完成于元和九年(1623)之汉诗集。为“五山文学”初期至江户初期集大成之作。其中金地院崇传之序与刚外令柔之跋均收于大日本佛教全书。 p62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恼非烦恼,谓除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一切心法。此复云何?谓除贪等六烦恼...西藏佛教徒祈祷用之法器。又作摩尼轮。其形如小桶,周围刻“唵嘛呢叭[口*弥]吽”六字真言,中贯一轴,其内装有纸印...【识住边际及住因缘边际】 p1438 瑜伽五十四卷二页云:有色界识,有来有去;无色界识,有死有生。又此二住,乃至寿...全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其内容相当于华严经中如来名号品与光明觉品之部分。玄应音义卷八谓,兜...(界名)Sahā,又作沙诃,娑诃楼陀。新云索诃。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众生安忍于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为忍...【阿那他】 此云非正使人。帝王略论曰:习与正人居,不能无正,犹生长齐地,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不能...(人名)Vasubandhu,梵名婆薮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译曰天亲,新作伐苏畔度,译曰世亲。波薮译曰世天,毗纽天之异名...解脱者,无拘无碍、自由自在之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解脱,因心生执着,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梵名 Mahā-ratnakūta-sūtra。凡一二○卷。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一册。系纂辑有关菩萨修...守护佛所制戒的善神。已经三归依的人,有三十六部的善神保护他,又受持五戒的人,因每戒各有五神,所以一共有二十五...(名数)一种性未发心记,与上之第一同。二已发心记,与上之第二同。三现前记,与上之第四同。四不现前记,对面说为...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净土十疑论...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就叫正行。 那么专修里面,身业...年轻的父亲严厉地责打孩子,惊动了正在屋里念经的祖母。 祖母把怒不可遏的父亲带到自己屋里,指着木鱼说:下次你要...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陌生。可是,说到是否真正理解因果,很多人却是模糊不清的。比...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梦中你碰到危险事,只要一念,或者念观世音菩萨或地藏王菩萨,...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很高。上品三人都认为是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往生;中品三人都认...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这个题目叫做一切唯心造,所谓一切指的是什么呢2你张开眼睛来瞧吧:你头上的天,脚下的地,天上的星辰日月,天空的...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为人所知的菩萨,亦即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音译阿缚卢枳低...
翰林五凤集
【佛光大辞典】
上篇:缙云寺 | 下篇:兴化打中 |
(人名)Mihira,比丘名,佛对彼说法。谓之弥醯经。中阿含十。巴Meghiya。...
随烦恼
嘛呢轮
识住边际及住因缘边际
兜沙经
娑婆
阿那他
天亲
一解脱
大宝积经
护戒神
六种授记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敲木鱼

一念因果一念觉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