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术语)从他受法而保持于吾身也。法华文句一曰:传持如来无碍智慧。戒疏一上曰:由上传持,正法兴显。...(术语)Samyak-saṁbuddha,又云三耶三佛,三耶三佛檀。佛十号之第三。旧译曰正遍知,等正觉等。新译曰正等觉。对...一个由众多极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质,如世界是由无数的微尘集合而成,世界称为一合相,人体是由四大五蕴合成,人身也...(譬喻)僧祇律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伽尸。于空间处,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树...(一)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之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之真理,如世间之印形决定不变,故...(地名)又作檀德,檀陀,单多罗迦,弹多落迦Dantaloka,山名。译曰阴山。西域记,谓此山在北印度健驮罗国。为往昔...(杂语)以花寄于色界第四禅之五净天。则恒不萎。以世界之大风灾亦不至此天故也。安乐集曰:譬如寄花五净,风日不萎...【缘起难】 p1300 瑜伽十卷五页云:问:何因缘故,逆次第中,老死为先,说诸缘起?答:依止宣说谛道理故。以生及老...指天众所住之宫殿。又作天宫。与“地狱”对称。即善人死后,依其善业所至受福乐之处所。 p1357...【具足】 p0823 此释受具足戒之具足。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言具足者:谓正摄受无悔等故。...(人名)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州治)人,姓王氏,字虚明,七岁出家,十五岁游方。闻郑州普照寺宝和尚法席盛,往参叩...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要不要下田工作。可是无论他有没有去耕作,都会受到因果法则的...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恼都要修空观,但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的空观的确是有所不同。他们...一、 补偿心理 有的人因为夫妻分居,寂寞难耐,或者因为夫妻一方有生理缺陷,生理上得不到满足,或者夫妻关系不和,...
贫穷布施难,这里特别谈到贫穷的人对于僧人的布施,我们更要念他们的恩。彼则竭力躬耕,这是指农民,面对土地亲身地...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吃素。至三十后,深厌五欲多苦,三界无安,遂出家于福建长汀县...昨天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活动之一,预防疾病健康生活科普活动在杨家坪举行,数千市民通过健康咨询、检测、义...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亲人。有的亲人之间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因为有...
虽然同样是学佛,但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种种宗派,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法门呢?这个非常重要。选择法门不是靠我们...
阿那他
【翻译名义集】
【阿那他】此云非正使人。帝王略论曰:习与正人居,不能无正,犹生长齐地,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不能无不正,犹生长楚地,不能不楚言也。易曰: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谯子曰:夫交人之道,犹素之白也。染之以朱则赤,染之以蓝则青。大戴礼曰: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与之变矣!
上篇:婆梨耶 | 下篇:鸠那罗 |
【明了意识】 此又称为五俱意识,为四种意识之唯识宗将有情的意识分为四种,即一、明了意识。二、定中独头意识。三...
传持
三藐三佛陀
一合相
井中捞月
心印
檀特
寄花五净
缘起难
天堂
具足
教亨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婚外恋的十大典型心态

感念施主恩德

苦行大师 端坐化去
10种垃圾食品尽量别吃

亲人之间不欠四种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