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自在无碍之义。诸通,指佛、菩萨、外道、仙人等所得种种自在无碍之神通。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别。[大乘义章卷二十本] p630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有八十诵律与十诵律二种:八十诵律为根本律,五部之分派,皆自此出,其本律今不传。十诵律为现存四律之一,...戒本疏·九十单提法:“问:‘何故有看覆,无自覆者?’答:‘不看房成,有受用义;自覆招讥重,故不许用也。或可从...(一)又称金刚珠。为金刚树之果实。金刚树,梵语 aksa,音译恶叉;或 rudrāksa,音译呜噜捺啰叉。金刚子贯穿后,可...【六种阿罗汉】 p0305 俱舍论二十五卷一页云:如前所说不动应果,初尽智后,起无生智,诸阿罗汉,如预流等,有差别...(杂名)檀徒中之头首。...清净者,谓初静虑中边际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边际定,是名清净静虑无色边际定者,为欲引发胜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术语)谓得一念归念之信,必定往生弥陀净土也。...(术语)真言行者成就十六大菩萨之十六三昧,以证圆满之大觉也。十六三昧,即因行证入四转之功德次第渐生,恰如月之...梵名 ?rauta-sūtra。古印度吠陀祭仪纲要书,与“家庭经”同属吠陀补助文献─劫经(梵 Kalpa-sūtra)之一部分,且...凡五卷。华岳玄伟编于唐代光化二年(899)。又作玄门圣胄集。本书系收集宝林传(成立于唐代贞元十七年)以后禅宗传...【常委】 p1011 瑜伽十三卷一页云:常委者:谓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经,义理所该,深邃广远。不应视同浅近...
做人的八字方针: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讲的题目是《做人与做事》。首先说怎样做人。 在汉字里除了一字最简单...过去有一位高僧,因为没有供养、也没有信徒,心中非常苦恼,他就问另一位老和尚:「像我这样没有人供养的人,将来不...●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
所谓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艰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困住。 三圣禅师问:用网也网不住的金鳞,应该用什么为饵? 雪...
《维摩诘经》当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往生净土需要以清净的业来感召,所谓清净的业就是对往生净土有清净的信心、清净...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是消极的讯息?是骂人的话语?还是自我认命的咒语?业障到底...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依信愿念佛,回向往生一法耳。一门深入,万善圆修均可。若弃舍...
诸通
【佛光大辞典】
上篇:诸教决定名义论 | 下篇:诸尊之面位 |
【金土藏喩】 p0811 摄论二卷十一页云: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
诵律
覆屋过限戒有看覆无自覆
金刚子
六种阿罗汉
檀头
清净
往生一定
十六生
随闻经
圣胄集
常委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
圣严法师《服务奉献种福培德》
印光大师:念观音得益之法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想往生的人,是否需要戒掉手机和电脑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