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清代圣光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虎跑定慧寺,原称大慈定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位于今浙江杭县大慈山。唐元...【世事乖宗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二难。外人问曰:如果唯有内识,无心外之境,何以现见世间,有芸芸众生和无情...(植物)又作苫弭,贳弥。译曰苟杞。最胜王经七曰:苟杞根(苫弥)。陀罗尼集经十曰:贳弥木,此云苟杞。玄应音义二...【声闻受变易生成佛】 p1394 佛地经论二卷十四页云:若尔声闻或除七生或除一生,或除上界处处一生;余一切生,得非...又称驮都法(梵 dhātu)、如意宝珠法。以如意宝珠为本尊之修法。此法乃密教中最深秘之法,常秘此名而用合字“嬑[宀...(术语)有情之正报也。五蕴之中,色蕴者身,受想行识之四蕴者,心也。无量寿经下曰:身心摧破。法华经提婆品曰:身...【三种顺决择分】 p0204 大毗婆沙论五卷九页云:然有三种顺决择分。一、顺退分。二、顺住分。三、顺胜分。谓顺退者...指三亿,乃密教陀罗尼念诵成就之限数。落叉,原为印度之数名,十万曰落叉,以十万为一亿,则三落叉译作三亿。或指晨...(人名)Dharmagupta,比丘名。又作昙摩鞠,昙摩德,昙摩屈多迦,昙无德,昙无鞠多,皆梵音之楚夏耳,译曰法正,法...(术语)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内之外道也。止观十曰: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无明有二种】 p1070 集论四卷九页云:无明有二种。一、一切烦恼相应无明。二、不共无明。不共无明者:谓于谛无智...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唐朝的曹山本寂禅师,是福建泉州莆田人,从小学习儒学,十九岁在福州灵石山出家,法名本寂,二十五岁受具足戒。之后...
起疑情是一门很深的功夫,初学的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那么,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古来参公案,除了参话...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定期组织印经、放生,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情,他都发愿努力去...
我们要欢欢喜喜地去面对一切,因为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条长河,妈妈没生我之前有我,今生结束后,只要你有造作还会有重...常熬夜会使身体的正常节律性发生紊乱,对视力、肠胃及睡眠都造成影响。 专家建议,多吃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有人说,进入佛门的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善根深厚,一闻佛法当即信受;另一种则是吃苦太多,不得已在世间遍寻解脱的...
佛教经常让我们讲身心无忧,身无忧,心无忧。那我们就快乐无比。但是我们往往都是身有忧心也有忧,一有忧愁,我们的...
原文: 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经生死,进少退多。以道不胜习,业能缚心。譬如坯器未烧,经...
清净
【阿毗达磨辞典】
清净者,谓初静虑中边际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边际定,是名清净静虑无色边际定者,为欲引发胜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定到究竟处故。
上篇:染污 | 下篇:悭 |
亦名:有场大界图相、界图 子题:戒场相、自然界体、自然界、戒场外相、有场大界内相、有场大界外相 行事钞·结界方...
虎跑定慧寺志
世事乖宗难
睒弥
声闻受变易生成佛
宝珠法
身心
三种顺决择分
三落叉
昙摩鞠多
附佛法外道
无明有二种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不再为世间所囚缚

怎样保持觉照
炒股障碍修行

我们可以不接纳伤害
常熬夜者应多吃胡萝卜

苦水育青莲

积极人生莫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