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Dharmagupta,比丘名。又作昙摩鞠,昙摩德,昙摩屈多迦,昙无德,昙无鞠多,皆梵音之楚夏耳,译曰法正,法镜,法藏,法护,法密等。佛灭后百年优婆鞠多五弟子中之一。于律藏立一部,名为昙无德部。律名四分律。可洪音义三曰:“昙摩鞠律部师宗名,昙摩鞠多,亦云昙无德,此云法镜,亦云法藏,即四分律部也。”戒本疏一上曰:“昙摩鞠多此云法正,律名四分。”又曰:“梵音昙无德,昙摩德,与鞠多,传有讹僻,唐言度之。同云法正,谓法正律主,明慧卓朗,除邪倒也。又言法护者,能兴建正法,不堕于时,即十八部中法护部是也。又言法镜者,能照达万法也。”饰宗记二本曰:“昙无德者,部执疏中昙摩鞠多,翻为法护,宗轮论中名法藏部。”大集经二十二曰:“我涅槃后,有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解义,颠倒宣说,以例解说,覆隐法藏,故名昙摩鞠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使众生速得六神通中漏尽通之愿也。断尽自己烦恼之自在力,谓之漏尽通。无量寿经上...【法性法住法定法如性】 p0766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又此称理因果次第,无始时来,展转安立,名为法性。由现...(一)梵语 hetu-pratyaya。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非常爱慕之意。比喻凡夫希求爱乐之迷情,如渴者之求水。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三(大九·一五四上):“彼丈夫受其义已,...声闻、缘觉、佛等功德之退失有如下三类:(一)已得退,又作已得法退。谓圣人已断除惑种,退起现前而失诸功德,起生烦...(名数)经之序分说三福,正宗分之末开之为九品。即十六观中下三观也。观经玄义分曰:从日观下至十三观已来,名为定...亦名:治罚比丘制教唯局道 子题:治法七种、治法九种、灭摈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二就制教以明者。(一、叙来意)...(术语)性虚空十义之一。真如之体性,常住而不变不动也。...梵名 Mahā-nagna。全称摩诃诺健那。又作荼健那、诺伽那。意为露形身、露形神、露身。为裸身之大力神。大毗婆沙论卷...【下地有三种粗相】 p0237 显扬七卷十三页云:复次麁相者:谓于一切下地,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略有三种诸下地法而...(术语)七聚之一。恶言说也。徒为无用之论义者。行事钞中曰:身名恶作,口名恶说。...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毗尼日用切要...准提咒持诵仪轨...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结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闭目打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他,不时下山...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任怨地为五百位婆罗门修行者张罗饮食,并且将道场布置得很整洁...
现在信徒来皈依三宝的也很多,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过了之后作为一个正式的佛教徒了。没有皈依之前,甚至你在家里吃素念...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
有人问道:师父,要怎样才能见到佛身呢?想要见到佛身,难度系数还真是9.9以上啊。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思益梵天所...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 导师,引导人到菩提正道的就叫导师。因为我们众生都是无...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求感应、要回向愿生西方净土,可以观像念佛,也可以观想念佛,...
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什么样的菩萨有资格被称作乐行惠施?说这个菩萨是一个喜欢布施的菩...
昙摩鞠多
【佛学大辞典】
上篇:昙摩蜱 | 下篇:昙摩罗 |
(地名)梵名Odra,或作Odivisa。东印度之国名。西域记十谓其国东南境临大海滨,有折利呾罗城,周二十余里,入海商...
速得漏尽愿
法性法住法定法如性
因缘
渴爱
三退
三福九品
比丘之治罚制教唯局道
不动义
诺健那
下地有三种粗相
恶说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顺治皇帝出家的故事
布施不只是布施物质

没有文化的人,念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如来的身光,每一道都有大功德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