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得一念归念之信,必定往生弥陀净土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相当于佛教教义中之“慈”(梵 maitrī),乃“友”(梵 mitra)之衍生语。所谓慈,即真实之友情;系对其他一切人一...即慈悲。亦即对所有人皆怀有深厚之友情,称为“慈”;内敛自身之痛苦,而处处为他人设想,则称“悲”,此即佛教最重...【顶】 p1026 瑜伽三十四卷十九页云:中忍所摄能缘平等平等智生;是名为顶。 二解 大毗婆沙论六卷一页云:云何顶?...【恶叉聚】 恶叉,树名,亦为果实名。其果实皆三粒同一蒂,且落地后多聚集于一处,故称恶叉聚,用以譬喻惑、业、苦...【神通行】 p0934 显扬三卷五页云:三、神通行、谓六神通总摄说为神通行。皆为引摄所化有情界、令生恭敬,入圣...(一)(442~514)南朝梁代比丘尼。青州(江苏东海)人,俗姓骆。性恬淡,常读涅槃经、法华经。十八岁出家,住京师安...为如来三种圆德中果圆德(果德圆满之功德)之一。谓如来断尽一切烦恼之功德圆满。又分四种:(一)一切烦恼断,指断除...【如来所行与如来境界差别】 p0584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五页云:世尊!如来所行,如来境界,此之二种,有何差别?...凡有饭食,即以四份分之,一供养本尊,二行者自食,三同学共食,四以济饥贫。...(术语)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质非善非恶广通善恶无记三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随伴而起。寻,伺,睡眠,恶作...【五顺上分结】 p0269 杂集论十三卷八页云:问:若阿罗汉永断三界一切烦恼;何故但言永断一切五顺上分结,得阿罗汉...(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净土十疑论...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事、建庙,时至今日颇感内虚,人命无常,但思归宿。十多年来...●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观经》。如上二经,法门广大,谛理精微...
进入农历五月,大家吃饭是不是没有胃口?是不是觉得四肢沉重无力?睡眠也不好?那是因为进入到五毒月啦!可是,五毒...问: 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真是有人也在称佛名号,但也会出现着魔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有四种因缘会使大众心生贪爱。是哪四种呢?比丘因为居士供养...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 (1) 指爪狭长,薄润光洁。 (2) 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 (3) 手足各等无差...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就不幸被偷了,刚好隔壁的邻居也在同一家医院生了孩子,却没有...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
往生一定
【佛学大辞典】
上篇:往生讲 | 下篇:往生净土忏愿仪 |
(术语)谓可闻真言秘密之机根也。...
博爱
感谢
顶
恶叉聚
神通行
慧晖
断圆德
如来所行与如来境界差别
食四分
不定地法
五顺上分结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印光大师嘉言录--标应读典籍

「五毒月」到底毒在哪里
念佛人为什么会着魔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佛的八十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