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如来三种圆德中果圆德(果德圆满之功德)之一。谓如来断尽一切烦恼之功德圆满。又分四种:(一)一切烦恼断,指断除染污无知之烦恼障而得择灭。(二)一切定障断,指断除不染污无知之定障,而得非择灭。(三)毕竟断,指断除前二障后而不退。(四)并习断,指前二障之习气并断。[俱舍论卷二十七](参阅“三德”668) p65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金刚语,梵名 Vajra-bhāsa,音译嚩日啰婆沙。西藏名 Rdo-rje brjod-pa。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十六大菩萨之一,...(名数)有二说:一贤首所说之十类:一恒本,不可说之微尘数身,现微尘数之刹土,尽未来际,念念常说普说未曾休止者...【无记及无漏业不感异熟】 p1097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八页云:问:何故无记及无漏业、不感乐受等异熟耶?答:诸无...(1219~1309)日本曹洞宗僧。越前(福井县)人,俗姓藤原。又作彻通义价。讳称义鉴。十三岁出家,学于比睿山。曾参...(譬喻)恶业之害身譬如贼。性灵集八曰:业贼日集。...(术语)龙树之菩提心论分别菩提心之相为行愿,胜义,三摩地三种。第一起利益一切众生而使成佛之愿谓之行愿菩提心。...【佛证净乃至僧证净】 p0656 显扬三卷十八页云:一、佛证净。谓已见谛者,于如来所,善住出世间信;及后所得善...指诸佛菩萨之广大本愿。佛菩萨以其本愿力,救济众生,度生死海,送至彼岸之净土;犹如船筏之运载旅人到达彼岸,故以...(一)(?~1064)宋代临济宗僧。福州(福建)长溪人。世称真点胸。为石霜楚圆之法嗣。曾住隆兴府(江西)翠岩山,故...(术语)犹言存废。又有无之意。解深密经二曰:思择废立而常安住。梁高僧传明律篇曰:开遮废立不无小异。...(术语)五轮三昧之一。金沙为真实无著之义。修禅定断见思二惑,起无漏智,无染无著,因是断尽一切烦恼,得道果,故...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礼佛大忏悔文...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
我们都知道,阿弥陀经讲,极乐世界有很多的鸟,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弥陀要解里面有一段话解释:化作众鸟何义?...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常灵活,给人一种脚勤嘴快的感觉。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院里剃...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叫芜耶楼,因此大家称呼这位妇女为芜耶楼母。某月十五日,佛应...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译,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印度古...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从? 假如您是一个信佛念佛已经很开心欢喜的人,那是没有必要谈什么话的:假如您这一生还没有...一座高楼大厦,不但要花许多的物资,也经工人经年累月辛辛苦苦的建筑,才能够完成。一旦被地震震毁了岂不枉费多的辛...
断圆德
【佛光大辞典】
上篇:断圆 | 下篇:断灭论 |
(植物)又曰大白团华。梵语,摩诃曼陀罗华。四华之一。法华光宅疏一曰:摩诃曼陀罗华者,译为大白团华。...
金刚语菩萨
华严经十类
无记及无漏业不感异熟
彻通义介
业贼
行愿胜义菩提心
佛证净乃至僧证净
大愿船
可真
废立
金沙轮三昧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顺情而化,导入弥陀的大悲
吵闹着炫耀一番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何为四大皆空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