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五卷。华岳玄伟编于唐代光化二年(899)。又作玄门圣胄集。本书系收集宝林传(成立于唐代贞元十七年)以后禅宗传法宗师之机缘、传法偈等之禅宗灯史,主张婆须蜜系之西天二十八祖说。此书已散佚,现仅存断片。仅知宝林传卷二与本书卷二相当,另由敦煌本史坦因第四四七八号,可得知本书卷一至卷二间所省略之文;此外,依北京本咸字二十九及伯希和第三九一三号之坛法仪则(为不空所译之密教仪轨)之内容,可知坛法仪则乃引用本书卷一,并加以密教化所成者。除此之外,内容不明。又本书之书名“圣胄”一词即指圣胄大师,乃梁武帝对菩提达摩之敬称;由此,亦可推知本书内容应录有菩提达摩等西天二十八祖之传记。[释氏稽古略卷三、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卷八] p558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1、开悟之士,菩萨的德名。 2、以法开导众生之士,为和尚的尊称。...(人名)王名。佛灭后七百年出,再建祇园精舍。法苑珠林三十九曰:经律大明祇桓寺之基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故事)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陈如等五百人,授成佛之记。...指禅林中,常住日常所用之总簿。日,日常之意;黄,指黄檗,芸香科之植物,可作药用及染料。为避蠹虫,故将总簿染以...一、不可思议所信乐, 二、无有等比佛三昧乐, 三、不可限量大慈悲乐, 四、一切诸佛解脱之乐, 五...(术语)惑者迷也,趣者理趣也,谓迷于理也。中论序曰: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同疏曰:惑者迷也。趣者理也。谓...(名数)一中观论Prāṇyamūla-śāstraṭīkā,四卷,龙树造。二百论Śata-śāstra,二卷,提婆造。三十二门论...【内外二缘障力智影不生】 p0368 佛地经论五卷六页云:论曰:如是内外二缘障力,智影不生。一、由先世感匮法业,令...梵语 sakrdāgāmin。意译作一来。小乘四果之第二。此果之圣者已断欲界九品思惑之前六品,若欲断其后三品之思惑,尚...谓包容一切事物而无遗漏。碧岩录第十一则(大四八·一五一中):“黄檗示众云:‘(打水碍盆,一口吞尽,天下衲僧跳...指阿弥陀佛口业之功德。为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佛八种功德之一。佛庄严口业等三业,系为对治众生虚诳之三业,故...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些清规戒律差不多都没有了,有也是没有力量。古代的学者都是为...
当时,我们在云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劳动量很大。每天要划定很大的面积开荒,白天开不完,晚上天黑了也要再干,有...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最终走到时候也是黄泉路上家亲眷属不相遇。风烛残年,拄着拐...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败哀怨,对现实不满也是无用之举,一切当以心宽化解之。 俗话...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伤,这是否也属于因果的报应?或是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
我们可以这样讲,从一种愿力来取代业力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念佛分成三个层次: 初学者他刚开始接触净土法门,他可能...
圣胄集
【佛光大辞典】
上篇:圣果 | 下篇:圣勇 |
【得此道清净】 p0995 世亲释五卷四页云:得此道清净者:谓能得此真如圣道、卽是清净。谓念住等菩提分法、及以一切...
开士
旃育迦
五百人授记
日黄总簿
诸佛十乐
惑趣
四论
内外二缘障力智影不生
息忌伽弥
一口吞尽
口业功德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不管修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

出家人用功办道,越艰苦道心越坚固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游览寺院的四个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