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krdāgāmin。意译作一来。小乘四果之第二。此果之圣者已断欲界九品思惑之前六品,若欲断其后三品之思惑,尚须至欲界之人间与天界受生一次,故称一来。一来者,一度往来之意。[坐禅三昧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参阅“四向四果”1683) p410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以利养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贪着利养。菩萨戒经曰: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智度论五曰:是利养法如...【六观待】 p0296 集异门论十六卷五页云:六观待者:云何为六?答:一、观待色。二、观待声。三、观待香。四、观待...禅林用语。谓不解佛理、误说佛法,而遭受眉毛、胡须掉落之报应,更进而连眼珠子都掉落。碧岩录第八则(大四八·一四...【修治差别】 p0902 辩中边论中卷十六页云:修治差别云何应知?颂曰:有倒、顺无倒。无倒、有倒随。无倒、无倒...【嗢柁南说】 p1249 瑜伽八十七卷十一页云:复次是处世尊依自圣教,为欲显示善说发起依他邪教,为欲显示恶说失堕,...为“无相观”之对称。即观世俗之事相差别。亦即取流转、还灭、染净等相,作为所观之境,称为有相观。据成唯识论卷九...【麤聚色】 p1472 杂集论六卷十页云:又说麁聚色极微集所成者:当知此中极微,无体,无实,无性;唯假建立。展转分...(一)五种感官。指视觉器、听觉器、嗅觉器、味觉器、触觉器,即佛教所说之五根(眼、耳、鼻、舌、身),后转为一般用...(人名)梵音Sadvāhana Śātavāhana,国王名。译曰引正。见西域记十。...【色外处】 p0567 集异门论十五卷一页云:云何色外处?答:若色,为眼或已见,或今见,或当见;或彼同分;是名...比丘所佩的小刀,此刀乃割切三衣之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本篇从《印光法师文钞》中,精选了大师的法语共一百零八则,这些法语句句真切、字字珠玑,值得我们奉为圭臬,时时读...
我姓陈,家住嘉义。最近听了一些因为残杀动物后来遭受可怕报应的故事之后,心中觉得久久不能忘怀,因此很想把它记下...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饭时候容易散乱,亦正好对治散乱。世人不知人身之宝贵,《大涅...吉祥八宝即八吉祥,又称八瑞吉祥,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净土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不曾在其他学术和其他宗教里提过;它是指佛的世界、菩萨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里,人的烦恼是...问: 初发心学佛,需要善知识引导,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怎样辨别真伪?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带有...
有两句俗话:什么人说什么话,三句话不离本行。因为晚学是个做梦的人,所以好说梦话。说了好几天的梦话,还未说完。...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佛陀这样的圣者也有敌人。 活着,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批评,因为,你再用心、慈悲,也无法尽如...
息忌伽弥
【佛光大辞典】
上篇:息妄修心宗 | 下篇:息灾 |
(术语)有情之心识也。精微曰精。不测曰神。无量寿经下曰:精神苦痛。...
利养
六观待
只赢得眼睛也落地
修治差别
嗢柁南说
有相观
麤聚色
五官
娑多婆诃
色外处
戒刀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法师法语一百零八则

杀生遭现世报三例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藏传佛教的吉祥八宝
圣严法师《人间净土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怎样辨别真伪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