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净土法门。系唐代善导大师所判。以其速疾成佛,故称顿教;又以一切众生悉得乘此乘,故称一乘。观经疏卷一归三宝偈(大三七·二四六上):“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说偈归三宝。” p570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植物)Puṇḍ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有色无色诸法差别】 p0558 瑜伽六十五卷七页云:复次云何有色诸法?谓若略说,有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由彼诸...(一)(?~961)五代法眼宗僧。河中府(山西)人,俗姓武。幼年出家,参谒法眼文益,参究多年,遂开悟,受印可。后...五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一、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人名)Devakṣema,罗汉名。译曰贤寂,天寂。识身足论之作者。西域记五曰:城南道左有大伽蓝,昔提婆设摩阿罗汉,...【杂染法】 p1411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杂染法云何?谓有漏法。...【梵富楼】 此云前益天。在梵前行,恒思梵天利益。亦名梵辅。...【俱有依】 又作俱有所依、增上缘依。指与心、心所同时具有,而为其所依之法。《成唯识论》卷四载,五识之俱有所依...(人名)Vaidehīputra,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之别称。...凡二卷。清代钱伊庵编,道光十五年(1835)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伊庵以禅源、彻参、调习、入圣、利人、显喻...为道之所宗,阴阳天地之根本,以喻自性清净之心。未起染净以前,诸佛众生平等不二,一切诸法莫不皆由此心而生,故以...劝发菩提心文...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普贤菩萨行愿赞...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你不合理的加到你身上,无缘无故骂你,如果你不能忍受,那要对...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正当的职业必须符合几项基本条件: 第一,不可对人、对众生...
古人说,修道人他如果修得很有功夫的时候,自然蚊虫就会迁单就会搬家。那自己修行不够,才会有些蚊虫过来。 那面对...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他们都得以往生。既然法...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2、从今以后,决心不犯偷盗。 3、看见别人从事偷盗时,设法加...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折就是很大的打击。其实,如果没有逆境现前,一般人不容易成长...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是今生努力奋斗得来的? 夏坝仁波切答: 世间事业的成功既是修...
我们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多被诽谤,二、为他所诳。 这个地方的过失...
顿教一乘
【佛光大辞典】
上篇:顿教 | 下篇:顿渐二教 |
梵名 Pacatantra,意为“五篇之教训故事”。又称五卷书。为印度古典文学寓言集。以梵文写成,最早之原本已不传,作...
分陀利
有色无色诸法差别
道潜
五智
提婆设摩
杂染法
梵富楼
俱有依
吠题呬弗怛罗
宗范
一气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