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Vaidehīputra,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之别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十卷。新罗僧圆测(613~695)撰。收于卍续藏第三十四、三十五册。本书为解深密经(梵 Sajdhinirmocana-sūtra,...(杂名)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莲华中青莲为第一,一切陆生华须曼色第一。...禅宗公案名。谓佛指地以示可建梵刹。从容录第四则(大四八·二三○上):“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云:‘此处宜建梵...佛特有之七种胜事。又作七胜法、如来七胜事、七种最胜、七种无上。即:(一)身胜,谓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合称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戒与四十八轻戒。 p1047...(名数)比丘尼之八重罪也。...亦名:展转食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展转食戒三十二。然信心俗士,供给美味,延请僧田,希存受用...二者相同为一,二者相异为异,不论偏于任何一方皆有所失,佛教遂主张中道,以矫此等偏失,故说“不一不异”。 p70...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三个十位名十行,因菩萨经十信十住,已成佛子,满足自利,复须长养利他功行,故名十行,亦名...赞叹称扬佛之功德。又作叹佛。据释氏要览卷中载,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之功德,胜于以衣服、...【王能善以时行恩妙行】 p0382 瑜伽六十一卷九页云:云何名王能善以时行恩妙行?谓有国王、于诸群臣善观察已;摄为...(龙藏本)...大佛顶首楞严咒...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个前方便,叫做天台二十五方便。这个方便当中的修行呢,这个地...
人在天地之间,藐乎小尔,何以与天地并称,谓之为三才。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由其...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叫起了阿难说: 你拿一个桶子,到前方五里路远的一个小村庄,向...▲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法句经-教学品》) [今译]如果能活一百岁,却去学不好...有一位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一名孤儿,孤苦伶仃,一无所有,流浪街头,受尽磨难。最后终于创下...
有的众生他从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银铜铁所铸的这些佛像,他去行礼拜,得到只是加持力;或者示现,除了这些木雕、泥...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是净土士宗第十二代祖师清初的彻悟禅师...
吠题呬弗怛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吠琉璃 | 下篇:吠嚧遮那 |
因缘所成之意。谓诸法皆为因缘所成,全无自性。华严五教章卷四(大四五·五○三下):“所言一者,非自性一,缘成故...
解深密经疏
第一华
世尊指地
七胜事
五十八戒
八波罗夷
背请戒制意
一异
十行
赞佛
王能善以时行恩妙行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五欲的过患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小小的起心动念,就有大的果报
【推荐】佛经格言集萃
人生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