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名)Vairocana,又作吠路者那。旧作毗卢舍那。法身佛之梵名。大日如来之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vimoksa(音译作毗木叉、毗目叉)或 vimukti(音译作毗木底)或 mukti,巴利语 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杂名)于佛出日,为安置佛之降生像,造小亭,以红白之众花交覆作瓦状,宝盖垂幡亦皆累花而成之者。见象器笺十九。...禅宗公案名。谓世尊升于说法之座,未尝演说一句。丛林中每以此一公案表示第一义谛乃不立文字、言语道断者。碧岩录第...小乘分别无记法为有覆、无覆二种,其中无覆无记又分异熟、威仪、工巧、通过、自性、胜义等六种,与有覆无记合称七无...(一)指过去五十三佛。此说见于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谓法藏菩萨(即阿弥陀佛之前身)之师世自在王佛以前(从锭...(名数)如来成道之八相也。【又】生住异灭,有大小二相,即四本相,四随相也。合之则有八相。以此八相迁流万物。谓...子题:常食、别房食 行宗记释云:“简僧自两食,但得轻罪。必约两主,方入正犯。故下,引证。 常食 即僧食, 别...外道所计,不出断常二见,或执为有,即是常见;或执为无,即是断见。于有见中及计一异,遂有四句,即(一)执有法与有...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四个十位名十回向,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谓之回向。前之住行,出俗心多,大悲心少,此则...赞一佛乘之意。即赞叹唯一佛乘之法而教化于人。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九下):“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王无恩妙行纵有非时】 p0382 瑜伽六十一卷八页云:云何名王虽善观察而摄群臣无恩妙行纵有非时?谓有国王、虽于群...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德;一个没有智慧的人,自己有财富也不知道怎么去修福。 这里...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法安禅师说:狗走抖擞口。 学僧又问:禅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两足尊。哪两足?智慧...
为什么要讲今天的僧俗关系呢?因为我觉得,今天的僧俗关系不太好处。不要以为今天当和尚容易,挺难的!我读书的时候...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每天念佛或一千或三千,或一万或...
问: 《楞严经》开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五戒需严守,方有出轮回之望。然而弥陀大愿并未言及于此,显示无比...无根禅师有一次入定三日,被人家误为已经圆寂了,便将他的身体给与火化,又过了几天,无根禅师的神识出定时,却找不...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译讲学、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派别就有十一种;直到唐代...
吠嚧遮那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吠题呬弗怛罗 | 下篇:吹毛 |
二修之一。为“真修”之对称。在修观时,有所藉缘而修行者,称为缘修;若非藉缘而修行,即无修而修者,称为真修。于...
解脱
花亭
世尊升座
七无记
五十三佛
八相
背请戒必约两主方入正犯
一异四句
十回向
赞佛乘
王无恩妙行纵有非时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解深密经

即使没有钱,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惟贤长老《三皈的广大意义》

僧俗关系要建立在道义上

昼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课不可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