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名。谓佛指地以示可建梵刹。从容录第四则(大四八·二三○上):“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云:‘此处宜建梵刹。’帝释以一茎草插于地上云:‘建梵刹已竟。’世尊微笑。”五灯会元世尊章(卍续一三八·三上):“世尊因地布发掩泥,献华于然灯,然灯见布发处,遂约退众,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刹。’时众中有一贤于长者,持标于指处插曰:‘建梵刹竟。’时诸天散华。”此乃显示随处为主,处处为梵刹之意。 p152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乐事】 p1307 杂集论八卷十六页云:何故此灭复名乐事?第一义乐事故。出世间乐所依事故,名乐事。...(衣服)三衣之一。袈裟者。缝缀数条之布帛作长方之幅者也。安陀会横有五条。故名五条袈裟。其全体之大,若依四分宗...又称大乘匪。乃北魏末年,以法庆为首之流贼。北魏末年,冀州(今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黄河以北)一带,战乱凶年相继...(术语)安静之智慧,即空慧也。圆觉经曰: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又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三身形量】 p0188 佛地经论七卷十五页云:如是三身,云何形量?法身,清净真如为体。真如卽是诸法实性。法无边际...凡二卷。唐代窥基(632~682)述。又作二十论述记、二十唯识述记、二十唯识论述记、二十唯识论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乃三轮之一。即佛说法开导众生,令反邪归正、破除烦恼。又作说法轮、口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之三轮章载,教,即教...(异类)八部众之能护持佛法拥护国土者。无量寿经下曰:福德尽灭,诸善鬼神各共离之。...(堂塔)宫名。唐玄奘三藏,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释门正统八曰:显庆四年,以玉华宫为寺,追崇先帝,诏居之,于此译...大种能生二种造色: 一、自类差别 谓诸大种造涩滑等,由如是因如是缘故,此诸大种各各变异而生。以涩滑等是触...凡四卷。宋代知礼撰。又称观音经义疏记、观音别行疏记、别行义疏记、别行疏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内容注解智顗...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顶山的山门进来的一个引道。这个引道呢特别有一些机关来表法...
昔时,释迦牟尼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众比丘聚会共相议论:暴志比丘...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说文解字》中有讲:秋,禾谷孰也。在此,孰通于熟。所谓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经历...
大陆有座龙山寺,是从唐代就有的古剎,听说清朝时代有一时期,寺内的香火鼎盛。为何有此盛况呢?因为寺内有一位以至...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布施者的发心和对境有种种差异,这就需要去审定考量比较布施的...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
佛教说: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孔子也要求人们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论语颜渊》),就是只指责自己的过恶,...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于此生中,一定要了却生死、脱离轮回、跳出三界...
世尊指地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世尊初生 | 下篇:世尊升座 |
梵语 vilepana。又作涂身香、涂妙香。以香涂身,以消除臭气或恼热。印度自古暑热甚烈,人体易生臭气,其地风俗遂以...
乐事
五条袈裟
大乘贼
静慧
三身形量
唯识二十论述记
教诫轮
善鬼神
玉花
二种造色
观音义疏记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鳖谋猴肝失挚友

谦下低头智内蕴,我慢高山人不敬

一念诚心的出发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老妇人的毒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