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448)南北朝刘宋豫章南昌人。字仲伦。少入庐山,师事慧远大师,从之学三礼、毛诗,并修净业。其后,立馆于东林寺之东,为东林十八贤之一。长乐隐退,笃志好学。元嘉十五年(438),宋文帝召至京师,令开馆于鸡笼山,聚徒百人教授。二十五年,帝复强征至京师,为筑招隐馆于钟山西岩下。次宗不入公门,每自华林园东门入延贤堂为太子诸王讲经。是年无疾而卒于钟山,世寿六十三。[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宋书卷九十三、南史卷七十五] p569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解脱次第】 p1235 瑜伽八十一卷十六页云:又复说言:我曾处父净饭王宫,颜容端正,乃至广说。此言显示盛美解脱次...即唯识所说三性中之“圆成实性”。圆成实性系远离“我、法”二执所显现之真理。因远离二执,故称真空;亦非小乘所谓...指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之阿罗汉。以其为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故又称十八应真。经典中有十六罗汉之记载,而无十八...梵语 ?isya 或 antevāsin,巴利语 sissa 或 antevāsika。音译室洒。意译所教。即从师受教者。佛陀在世时之声闻等...【清净】 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书名)摩诃僧祇律之略称。五部律之一。大众部之律藏也。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具云摩诃僧祇,此翻大众。从众为名,即...(菩萨)法华经妙音菩萨品谓释迦如来放肉髻白毫二光,照东方八万亿世界,过此有国名净光庄严,佛名净华宿王智如来。...资持记释云:“四分五过,亦出增一,即现当两损。自害者,丧失世出世善故。临终悔者,苦逼神昏,业状竞现;自知前往...【大乘阿毗达磨集有三义】 p0246 杂集论十六卷十七页云:何故此论名为大乘阿毗达磨集?略有三义。谓等所集故,遍所...为法华经卷六第十八品之名称。内容阐扬佛陀灭度后,闻法华经而随喜者,其功德广大。略称随喜品。 p6352...指受戒后,顺于戒体而能受持戒相。盖正摄受远离戒,是为摄受律仪,其后,依五根之增上力,远离思与种子俱行,而不作...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的咒语,就是大悲咒。她在汉地弘传的历史极为悠久,从唐代翻译...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么把业力跟果报串起来而构成轮回的力量,这一...问: 《净土或问》中云:既学专修,当求灵验,虽在目前便要见佛。但印光法师又云,未一心不乱前不求见佛。请问,念...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第一章 译名辨异 梵名乞叉底檗沙,此云地藏。而诸经译传,亦有增文,列举如下: 地藏菩萨,此为...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个是能念的心;一个是所念的佛。 所以你的生命有两种力量,一...我常说:「工作要赶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速度要快、进度要赶,但是工作的态度及心情不能着急。有人看到...
注:本文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元代以来,安居...问: 有人说弥陀法门是送死的法门,如果修药师法门,生能消灾延寿,死能往生东方净土,不是更好吗? 大安法师答: ...
雷次宗
【佛光大辞典】
上篇:雉救林火 | 下篇:雷音寺 |
【法执俱意但染菩萨不染二乘】 p0766 成唯识论五卷五页云:法执俱意、于二乘等,虽名不染;于诸菩萨、亦名为染...
解脱次第
真空妙有
十八罗汉
弟子
清净
僧祇律
妙音菩萨
破戒五过
大乘阿毗达磨集有三义
随喜功德品
防护律仪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念佛法门如何取验方为合法
弘一大师《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工作要赶不要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