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六卷十七页云:何故此论名为大乘阿毗达磨集?略有三义。谓等所集故,遍所集故,正所集故。由释词理,以显得名,故为此问。等所集者:谓证真现观诸大菩萨,共结集故。遍所集者:谓遍摄一切大乘阿毗达磨经中诸思择处故。正所集者:谓由无倒结集方便,乃至证得佛菩提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全一卷。三国时代吴,支谦译。又作私呵昧经、私阿末经、私阿昧经、私诃三昧经、私末经、菩萨道树经、道树三昧经。收...【身寂默】 p0675 集异门论六卷五页云:身寂默云何?答:无学身律仪,名身寂默。...【无表色是实有证】 p1084 俱舍论十三卷六页云:又诸无表、无色相故;毗婆沙说:此亦实有。云何知然?颂曰:说三无...【地狱】 梵语 naraka 或 niraya, 音译作捺落迦、那落迦、泥梨耶等,又作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系五趣之...何等非有相?谓蕴界处于一切时我我所性常非有故。...谓阿弥陀佛名号之德,能破众生之无明,满足众生之愿望。[往生论卷下] p4236...资持记释云:“律论所制,皆谓避世讥疑,远防欲染故也。”(事钞记卷四○·三四·六)...【无上有三种】 p1073 杂集论七卷十一页云:无上有三种。谓智无上,行无上,解脱无上。智无上者:谓无我智。得此智...【无明邪行殊胜】 p107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六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邪行殊胜?世尊告曰:彼四无明、于诸谛...【第二静虑以上各有七种作意】 p0970 瑜伽三十三卷八页云:如初静虑定有七种作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定、及空无...执他生者,复有三辈,云何为三。 一、计从他有情生 计他有情生者,凡有三辈。 一、计从摩醯首罗生 此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了达夫妻皆是缘,因此不可要求对方完美,以有缘才来相聚,...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我们无始劫来这个妄想,不管对今生的爱取...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缘;心若不断攀缘,烦恼就难断;以至于轮回六道,苦不堪言!要...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一)初用功的难易,(二)老用功的难易。 初用功的难偷心不死 初用功的通病,就是妄想习气放不...一个寂寞的人,虽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对于寂寞的境遇,总是容易引起哀伤的情绪。所以寂寞的境遇,总是不受一般...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们相聚洗心禅寺,这是缘分、是佛缘,结缘三宝、结缘洗心寺,因缘殊胜,在此我给大家讲...
老死。老死为身心演变之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而与之俱来。 所以你一旦投胎,你...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为什么要三番劝愿,不断地劝,劝一次还不行,还要劝第二次,...
大乘阿毗达磨集有三义
【法相辞典】
【大乘阿毗达磨集有三义】 p0246
上篇:大种于所造色能为五因 | 下篇:大觉地所摄五法皆通假实 |
(术语)四缘之一,新云等无间缘,旧云次第缘。...
道树经
身寂默
无表色是实有证
地狱
非有相
破闇满愿
僧入尼寺法
无上有三种
无明邪行殊胜
第二静虑以上各有七种作意
他生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佛教中夫妻相处守则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临终越难离开
对「攀缘」意义的误解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
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不受后有,它的下手处有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