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福等三业者: 一、福业 谓感欲界善趣异熟,及顺五趣受之善业是也。前是人天总业,后是五趣别业也。福者胜义,...(术语)阿罗汉灰身灭智而寂灭之境界也。无有漏之依身,故云无余依,其境界不可思议故云妙,圆寂故云涅槃。毗奈耶杂...【善能堪忍】 p1143 瑜伽二十五卷二页云:云何名为善能堪忍?谓骂不报骂,瞋不报瞋,打不报打,弄不报弄。堪耐椎杵...(名数)一戒,二神通,三智,四慧,谓之四自在。见自在王经。...亦名:身口绮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是身口绮,二、数作不止,三、僧白诃制,四、如法召问,...天耳通者,谓依止静虑于随闻种种音声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种种声者,谓人天等声。...【证得世俗谛】 四种世俗谛之一,又名方便安立谛,这是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断、证。修的四谛法门,这是修行者的证...(杂语)Pratikrānta,译曰顺次第。唯识述记四末曰:逆次第云阿奴羯烂多,阿奴是逆义,羯烂多云次第。顺次第云钵剌...(杂语)五种一乘之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涅槃经之教也。...【所通达】 p0738 杂集论三卷四页云:云何所通达?几是所通达,为何义故,观所通达耶?谓转变故、随闻故、入行...作成五髻形之宝冠,乃密教用来表示五种智之宝冠。大日经卷一(大一八·八上):“持真言行者,次至第三院,先图妙吉...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不少孩子会被老师说成是笨小孩,家长为他们担心,他们自己也因此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其实,不要...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与众多比丘们聚集在婆罗那乌泥池畔的食堂中,一起缝制僧衣...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如果只修福或只修慧,便偏离正道,不能福慧圆满。 曾有师兄...
【我(们)拥有什么?】 今天,来到新加坡这个地方,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由此可以知道诸位都很虔诚,对佛法都很有...
有这么一位佛教僧人:从2009年7月起,他在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深圳、梧州、郑州、海口、三亚、福州、厦门、杭...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每天早晚都传出清朗的诵经声。主人广德是一位在年轻时就受了三皈、五戒的佛弟子,现在虽然已经...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释义:走夜路的人,尽管可以恪守自律,不作奸犯科,却仍然没...虽说大家向往皮肤越白越好,但营养学家却推荐,吃的食物越黑越健康。对于黑色食物的好处,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湖北...
非有相
【阿毗达磨辞典】
何等非有相?谓蕴界处于一切时我我所性常非有故。
上篇:放逸处 | 下篇:方便道 |
(传说)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曰:昔有人在道上行,见道有一死人,鬼神以杖鞭之。行人问言:此人已死,何故鞭之?鬼神...
福等三业
无余依妙涅槃界
善能堪忍
四自在
余语触恼戒犯缘
天耳通
证得世俗谛
钵刺底羯烂多
佛性平等一乘
所通达
五髻冠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找对自己的位置

长者不在于年迈耆老,而在于修行的成就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慧律法师《佛教与人生》

捐献血小板的德超法师:有什么事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呢
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