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持记释云:“四分五过,亦出增一,即现当两损。自害者,丧失世出世善故。临终悔者,苦逼神昏,业状竞现;自知前往,必非善处;死时恐惧,于兹验矣。”(事钞记卷三·三八·六)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谓过去及未来为实有而非假。胜论,时计之二外道也。义林章一曰:去来实有宗,谓胜论外道及...谓生死之世界,自无始以来,至未来永劫,由于惑业苦之轮回而无停止之时。或表示法性不变而泯绝对待之关系。关于“无...云何而起寻思?谓起四种寻思,一名寻思、二事寻思、三自体假立寻思、四差别假立寻思。名寻思者,谓推求诸法名身句身...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凡三卷。南宋戒度撰。又称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灵芝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略称正观记。收于卍续藏第三十三册。内...(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产生增上】 p1035 雑论集五卷七页云:产生增上者:谓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得入胎故。...【所作成办所缘作意】 p0744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者:谓我思惟如此如此,若我思惟如是如是;...【三法能害烦恼怨敌】 p0215 瑜伽十四卷六页云:又有三法,能害现行烦恼怨敌。一者、信顺善友。二者、不与在家出家...亦名:亡人物同活共财法、亡僧物同活共财法、亡五众物同活共财法、同活共财法 子题:别活反道、共活、别活返道 行事...指欲界和色界中具有色身的众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
《譬喻经》说:从前有夫妻二人,祷天求子,妇即怀娠,生四种物,一是旃檀米斗,二是甘露蜜瓶,三是珍宝锦囊,四是七...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所以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一切六道众生在受生的...宗舜法师答: 我觉得这个它应该是从两面去理解,首先我们讲什么是正信的佛教,其次我们应该如何去正确的信仰佛教,...夜晚,列车奔驰,两节车厢的交接处,转弯时出现了一个致命空隙,一个人掉了下去。 两位同伴一回头,就发现人不见了...
俱舍宗 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纷纭。直至佛灭后九百年初,世亲造《俱舍论》,又九百年中,...日常生活中如何修习慈爱众生呢?以下这些高僧大德慈悯众生的行为,我们理应效仿随学。 智舜法师 隋朝智舜法师在亭山...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三法。信是什么呢?信,从事相上来说,就是信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信极乐世界无...
破戒五过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破寺恶报 | 下篇:破戒人五喻 |
(术语)一,世间出世间。守护经曰:我是凡夫未知求处,唯愿慈悲为我说之。(捡守护经不见此文)。显教究意之如来已...
古来实有宗
无始无终
四种寻思
一刀三礼
观经义疏正观记
行
产生增上
所作成办所缘作意
三法能害烦恼怨敌
亡物同活共财法
有色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人间第一美事莫如念佛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宗舜法师:正信佛教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转弯的人生

小乘二宗之略要——俱舍宗、成实宗
五位高僧慈悯众生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