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卷十六所载之佛教传说。昔有野火烧林,林中有一雉勤身自力,飞入水中,渍其羽毛,用以灭火。火大水少,往来疲乏,不以为苦。时天帝释来问言(大二五·一七九上):“汝作何等?”答曰:“我救此林,愍众生故。此林荫育处清凉快乐,我诸种类及诸宗亲并诸众生皆依仰此,我有身力,云何懈怠而不救之?”天帝问言:“汝乃精勤当至几时?”雉言:“以死为期。”天帝言:“汝心虽尔,谁证知者?”即自立誓:“我心至诚,信不虚者,火即当灭。”是时,净居天知菩萨弘誓,即为灭火。[经律异相卷四十八、释氏六帖卷二十三] p569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圣应说舍】 p1226 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一页云:圣应说舍者:圣、谓诸佛及圣弟子。应为他说,应自住舍。问:圣于诸...真智之知。释氏稽古略卷三(大四九·八三三下):“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 p4...指大本十万偈“金刚顶经”所载之十八说会。全称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或称金刚顶经十八会。十八会为:(一)一切如来真...禅林用语。指仅见表面,不能彻见真实理体之愚者。碧岩录第九十三则(大四八·二一七上):“僧问大光:‘长庆道,因...【贪欲】 又称贪毒,略称为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与‘渴爱’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流派)Sāṁghikāḥ,摩诃僧祇部之略。译言大众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于窟外为之者。...子题:与外道四月共住白二羯磨、外道四月共住白二羯磨、越济人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破内外道者,谓本是外道,来...【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 p0246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一、断一切疑故。二、邪行不可...梵语 anumodana,巴利语同。谓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载,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悉昙字 (li 或 l)。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又作力、[口*吕]、梨、卢、楼、鲁。入此字门,表一切法染不可得。瑜伽金刚...(术语)经中所明之空理,有二种:一者体空,二者拆空,如分拆人而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分拆色而至于极微,分...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士讲法出光盘。在家居士常常谈论僧人,居士讲法出光盘,如法...
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的素质不够,你是创造不好坚定的佛号的!因为你的佛号是谁在念呢?不是...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自古...
我们讲慈悲,有三种慈: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 众生缘慈,即慈心不杀,保护生物多样的完整性,不去杀害其它的...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保持镇静,不要紧张。将生死置于度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究竟有何利益。 方海权答: 戒杀、放生、持素是学习慈悲心的...
以自己为对象 你们也许注意到了这个经文的第一行:愿我无敌意。所以,第一个对象是我。我们现在以盘坐的方式修慈心...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
雉救林火
【佛光大辞典】
上篇:隔历长远教 | 下篇:雷次宗 |
【法身能为有情放大智光等】 p0766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世尊!等无加行;何因缘故,如来法身、为诸有情、...
圣应说舍
真知
十八会
弄光影汉
贪欲
僧祇部
破内外道
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
随喜
里
体空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如何让佛号更加坚定呢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宣化上人《紧急关头要念观音菩萨》
戒杀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修慈心禅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