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善慧地】 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九位。此位菩萨,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随有情之机宜,自在说...(术语)阏伽之水也。华者,取其清净之义。真言修行钞一曰:道范云:寅一点水花开故,取彼清净华水用供养法,故云华...佛陀之弟子。如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十大弟子,以及其他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其后则广指信仰佛陀之教法...(术语)二种生死之一,为轮回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大...为受热气苦之地狱的总称。又作八大地狱、八大捺落迦。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载,南赡部洲下,过五百由旬处有地狱。此地...(一)为悬挂于佛殿之装饰品。以黄色锦缎或一般丝织品制成,呈长筒形。 (二)于日本,称塔顶上之轮盖为金幢。(参阅“...【欲界天有六处】 p0987 瑜伽四卷二页云:又欲界天有六处。一、四大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时分天,四、知足天...(名数)一曰阿刹罗,阿迦等之根本字也,二曰哩比鞞,伊等之增加字也。大日经疏十七曰:字者梵有二音:一名阿刹罗也...(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合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等叫做大乘心。...【大三摩地】 p0241 瑜伽十二卷十页云:云何大三摩地?谓或由所缘故大。观多色故;而非无边无际观诸色故。或由作意...(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不容易,有个故事说一个婆婆万缘放下,小孙子掉到井里了,她...
居士们的心都是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有千斤重担一样。有哪些事情放不下呢?有的放不下家务,放不下...
一名有洁癖的县官雇请一厨师。一天,两人为以什么为净争论起来。厨师认为以水为净,不论什么东西用水洗就干净了。县...世间万事有缓急轻重之别,遇到灾难危急之时应取重舍轻,做紧急之事,而非目前所急的事情可以慢慢的来进行,才是聪明...
每一个人都应该要不断地陶冶锻炼自己成长、进步,因此要常反省自己、改变自己。我们可以不管别人好坏,但对于自己的...
净业行人常常观照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净业成就有很大助益。我们这一世的生命是因缘所生法,八苦交煎,本质...
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奇人,他辅佐越王勾践筹划20余年,最终率领越国的军队灭亡强大的吴国,报了当年险被灭国之仇,并且...
须达长者因访友人至王舍城,因此得以见佛,听佛解说四圣谛法门,思惟世间苦、空、无常,法喜心生,随即证得初果,于...
法执俱意但染菩萨不染二乘
【法相辞典】
【法执俱意但染菩萨不染二乘】 p0766 成唯识论五卷五页云:法执俱意、于二乘等,虽名不染;于诸菩萨、亦名为染。障彼执故。由此亦名有覆无记。于二乘等,说名无覆。不障彼智故。是异熟生摄。从异熟识恒时生故;名异熟生。非异熟果。此名通故。如增上缘,余不摄者,皆入此摄。
上篇:法身由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 下篇:法性不可言说譬喩非不相似 |
又称入坛加行。指密教传法灌顶入坛前所修之前行。四度加行虽为传法灌顶入坛之加行,然四度成满后而未能立即入坛者,...
善慧地
华水
佛弟子
分段生死
八热地狱
金幢
欲界天有六处
二种字
哀愍
大乘心
大三摩地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

净与不净都是心在起作用
估客驼尸

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

净业行人要常感悟生命无常的真相

范蠡人生的八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