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唐代新罗僧。生卒年不详。又称道伦。著有瑜伽论记二十四卷,该书为瑜伽师地论唯一之全本注释,今尚存。其内容主要依...(衣服)又曰莲华衣。袈裟之德名。六物图曰:或名莲华服,离染着故。...【到究竟见迹行补特伽罗】 p0826 瑜伽七十卷八页云:云何到究竟见迹行补特伽罗?谓于六触处,无余永断;究竟证...(术语)虚空与大海。文句三上曰:当知今品乃是如来方便摄一切法,如空包色,若海纳流。同记曰:总包诸经色流,咸归...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向是正向其果位迈进的意思。...位于韩国庆尚道永川郡巨余面新兴洞。今仅存古塔一基,塔乃新罗时代所建,其高除露盘约四公尺许,形状似佛国寺塔。 ...谓比丘八种不合戒律之行为。即:(一)置买田宅,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世清净无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术语)定名七种之一。即禅定之异名也。梵语曰奢摩他Samatha,又名三摩地Samādhi,静息动心也。又心定止于一处也...即指密教法身如来说法会座中集会听法之听闻众。于显教中,宣说大法之教主与听闻教法之听闻众,以因果之位而言,各自...【意业】 三业之一。意即依心王之业;业为造作之义,广义而言,包含一切或善或恶或无记等之行为动作。《俱舍论》卷...(杂语)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时,以语密念诵也。盖行者已于本尊加持之位,自证圆极,成就本尊之身故,即出化他大悲门,...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我们兴隆寺一个居士。他在黄河以北一个工地上,给人家看搅拌机。在工地上看机子,平常呢,他是念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问: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方海权答: 鬼并不可怕。造罪才可怕。一造罪,到处是鬼,因你的心是...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面,修行要理上要明白,事相上要不能废弃。你说自性是佛,但那...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什么相不理它,就叫寂灭忍,都寂静下来,不躁动,不粗暴。 ...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中国的中晚唐时期,活了一百二十岁。由于赵州和尚年龄大,在禅...
我们以前有个例子说得非常好,千里来书为栋墙,让他三分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千里来书了,就...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要理由。周安士居士是阐释得非常得正义,非常深刻。 第一、对...从前,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脚下,有一位修行人在那里过着平静地修行生活。 有一天,当这位修行人出门的时候,忽然发...
法身由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法相辞典】
【法身由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p0766 摄论三卷十六页云: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略由六种。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二、由异熟。谓转色根、得异熟智故。三、由安住。谓转欲行等住,得无量智住故。四、由自在。谓转种种摄受业自在,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故。五、由言说。谓转一切见闻觉知言说戏论,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辩说智自在故。六、由拔济。谓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故。应知法身,由此所说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上篇:法身能为有情放大智光等 | 下篇:法执俱意但染菩萨不染二乘 |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
遁伦
莲华服
到究竟见迹行补特伽罗
空海
四向
九岩寺
八秽
止
妙眷属
意业
加持念诵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念观音圣号免命难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