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称一子地。即菩萨证化他之果、极怜愍众生之阶位。菩萨住此地,视众生如同一子,若见彼等修善、安稳则生大欢喜,若见彼等愁恼忧患则忧念苦恼。其配菩萨之阶位,古来颇有异说。僧宗配以第七地,净影以为初地,灌顶则以为初地证化他之果者。[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涅槃经疏卷十七、涅槃经三德指归卷十二] p548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īla,原由动词语根 ?īl(履行之义)转来之名词,含有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等诸义。为六波罗蜜中之...(一)悉昙字 (th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佗、陀,或作瘅。有三种解释:(一)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乌刍瑟摩】 资中:此云火头,此力士观火性得道,故以名也。...(修法)又云温座护摩。谓续修护摩法也。...【阿罗汉向】 p0777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七、阿罗汉向。谓如有一、学已见迹;为断非想非非想地烦恼故;修对治行...一切真言之阿字,布于行者之心,叫做心作心,又叫做心布心,简称心心。...(术语)佛所证之真体也。七佛经曰:佛有清净法界,证真觉智无不了知。...(术语)对于身戒曰心慧。身守戒,心研慧也。涅槃经二十八曰:身戒心慧,不动如山。...(1148~1213)南宋僧。杭州盐官(浙江海宁)人,俗姓陈。字元实。号北峰。师事慧力德邻。后谒当湖之竹庵可观,修习...指唐代于寺院所属农地上耕作之佃农。又作庄佃、庄客、庄户、地客。于唐代,寺地虽亦有僧尼耕作,然大部分为庄户所耕...大乘庄严经论云九住心: 一、安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心,当须系缘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我们修净土的人,当然以阿弥陀佛当你的本尊的...恶业 佛陀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恶者方见恶。 这首偈颂是说:那行恶者因过去世积累的善业而过着...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在一堂品行课上,教授为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每一个儿子看起来都很优秀,他...
一切诸佛都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对这些佛教的常识,我们还是要了解。十种拯救众生的智力,这个力就是不为...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周福渊女士书》虽是给周福渊居士的回信,实则是对我们末世所有女子的谆谆教诲,实为无上法宝。...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关与开悟中的三关相比,是最起码的基本功,所...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智慧。 少说讽刺的话,多说尊重的话,讽刺显得轻视,尊重增加...
极爱一子地
【佛光大辞典】
上篇:极微分不分 | 下篇:极睡眠 |
(仪式)四葬之一。以尸放置林中施与野兽也。...
尸罗
他
乌刍瑟摩
座不冷秘法
阿罗汉向
阿字布心
清净法界
心慧
宗印
庄户
九住心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这些往生的众生寿命有多长呢
幸福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爱要付诸行动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