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ptakrdbhavaparama。又作极七返生。意谓至多仅须往返七次受生。即住于预流果而尚未断除烦恼之圣者,必须在人天之中往返七次受生,始得入于涅槃。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二·六五三下):“极迟经七死七生。”[杂阿含经卷六、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三](参阅“四向四果”1683) p54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又曰五辛。名义集三曰:苍颉篇,荤辛菜也,凡物辛臭者皆曰荤。...又作三金刚观、三金观、三吽观。密教用以灭除身口意三业之罪垢,显现诸尊功德之修法。其行法之次第,先着座涂香,行...【四谛何相】 p0439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十二页云:问:苦集灭道、各有何相?胁尊者曰:逼迫是苦相,生长是集相,寂...恚结者,谓于有情苦及顺苦法心有损害,恚结所系故,于恚境相心不弃舍,不弃舍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华译为聚、蕴、结等,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一章,或一品一节之义。...北周时代益州(四川)成都人。精通阴阳历算,且能文,性颇谲诈。年少时于益州野安寺从亡名禅师为沙弥,不耐清苦,佯...(人名)智度论四曰须陀须摩王。仁王经下云普明王。为鹿足王所捉,请七日之命归国,至期以持不妄语戒故,以身就死。...(杂名)世间之仙人也。演密钞六曰:世仙即是成就世间长年隐形自在之者。...(术语)成就圆满也。楞严经一曰: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界名)六道之一。以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所生之道途故也。...全一卷。全称三圣开山慧日第二世宝觉禅师语录。又作东山湛照禅师语录。日本临济宗僧东山湛照(1231~1291)撰。收于...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一、祖籍绵竹 学道成都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起初学道于成都唐公。 二、年二十四 荆州剃度 二...
印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在做照客的时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晒经嘛,在晒经的时候他就得到了一本残本的《龙舒净土文》,...
我们看最后一段,庄严的第三段,池水庄严。 戊一、总标 宝华千万种 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 交错光乱转 极乐世界的依...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和弟子们都天天去听。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住的房东先生闲谈,他...
伟大的圣者龙树菩萨,曾全身赤裸地生活,仅有的家当就是一只钵,但他可能是世上最伟大的天才。他有无以伦比的才智,...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一个净业行人当下这一念,如果能跟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世间上任何...
大师生平 行策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字截流,俗姓蒋。父名全昌,是江苏宜兴有名的儒门老匠,与憨山老人...
极七返有
【佛光大辞典】
上篇:楷定疏 | 下篇:极大慈悲母 |
指印度古代行自饿、投渊、赴火、自坐、寂默、持牛狗戒等方法以期得未来乐报之六种外道。(参阅“苦行外道”3944) ...
五荤
三密观
四谛何相
恚结
犍度
卫元嵩
普明王
世仙
圆成
地狱道
宝觉禅师语录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净土宗三祖承远大师画传

印祖念佛治眼疾

极乐世界的池水庄严

比比谁更有「道」

【推荐】每个人都是贼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内心是最好的龙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