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禅宗为表传法之信,故自释尊以来各祖师均有传承其法衣(袈裟)之传统。后世禅林亦承袭之,在门下选出优秀之弟子,而将教法传之,为表征记,亦授与僧衣,故又称此种僧衣或袈裟为信衣。此外,传授教法,亦称传衣。由于衣与钵乃僧尼必须携带之法具,故历来被当作师徒相与授受之具,而传法即称为“传衣钵”。至后世,亦泛称各种学术艺能之授受为传衣钵。景德传灯录卷三载,弘忍传法于慧能时曰(大五一·二二三上):“昔达磨初至,人未知信,故传衣以明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争端,止于汝身,不复传也。”后遂不再传衣,但仍沿此习称。[传法正宗记卷五、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卷八、传灯玉英集卷二、敕修百丈清规卷二受法衣条](参阅“传法”5389) p538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略说戒法 子题:略取、僧常闻、略却 随机羯磨·诸说戒法篇:“略说戒法。佛言,若王、贼、水、火、病、人、非...(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术语)二空之一。又曰我空。亦曰人空。众生为五蕴假和合,无实体之众生,谓之生空。...西藏佛教之卷轴佛像。有大小形制之别,最大者长达十余丈,存于布达拉宫。一般在二尺至三尺之间,作室内供奉之用。有...【五钝使】 五利使的对称,两者合称十使。即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慢、疑五种烦恼。贪、嗔、痴、慢四种,是迷执...(天名)Viṣṇu,又作毗瑟纽、毗纽、韦纽、毗瑟笯、毗瑟怒、毗搜纽、毗瘦纽。那罗延天之别名也。又为自在天之别名...【利根补特伽罗】 p0703 瑜伽二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利根补特伽罗?谓有如是补特伽罗,于所知事所缘境界,所有...(譬喻)诸惑随逐一邪见,譬如众鱼众贝随从鱼王贝母也。止观五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以有见故...为“大漠”的梵汉并举之称。即戈壁大沙漠,旧称沙河。又称莫贺延碛。据高僧法显传及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载,此沙漠...【集法忍】 集,即招集之义。谓观欲界集谛,见、思之惑,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集法忍。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八正道”之对称。即身、语、意等所犯之八种误谬。又作八邪支、八邪法。略称八邪。即:(一)邪见,指不信因果、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它本质上是苦...问: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吗? 慧律法师答: 不要这样讲,一辈子受...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四、...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样的冤家。披着羊皮的狼。 有哪4种呢? 一者、畏服,二者、美...
人的一期生命,掐头去尾,老天爷刚好把中间的五十年留给我们了。这五十年,从富到贵十年、从贵到贤十年、从贤到圣十...
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的事,大家也是走文字般若、参研经典的路,所以,诸位在家学佛...问: 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 大安法师答: 好,你刚入佛门,就听到了念佛法门,这是你的...
祀神不用牲 杭俗岁暮祀神,大则刲羊蒸豚,次则用猪首鸡鱼之属。予未出家时,持不杀戒,乃易以蔬果。家人虽三尺童子...
传衣
【佛光大辞典】
上篇:传光录 | 下篇:传戒 |
前言三业,兹明须净。盖业为系缚,系缚是苦。欲离苦本,当离系缚。离系缚者,谓离所依。所作即业,故当息业。业息系...
说戒略法
无生忍
生空
唐喀
五钝使
微瑟纽
利根补特伽罗
贝母
莫诃衍碛
集法忍
八邪行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遗教经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阿弥陀佛惠以我们真实之利,就是能够带业往生

如亲四怨的冤家

别被不重要的目标阻挡了人生的方向

一心念佛,别留恋这个假壳子
大安法师:念佛没定力如何才能专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