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仁王经良贲疏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观经疏曰:“无生忍是初地初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痴行补特伽罗】 p1440 瑜伽二十一卷十四页云:云何痴行补特伽罗?谓有如是补特伽罗、于所知事所缘境界、有猛利痴...(地名)印度之北境有高耸大山,千古顶雪,故云雪山。梵语Himālaya。译曰雪藏。涅槃经二十七曰:雪山有草,名为忍...东晋僧。凉州(甘肃武威)人。幼岁出家,志业坚精,于讽习众经外,并兼习外典。苻秦建元年间(365~384),僧伽跋澄...南朝刘宋时代僧。生卒年不详。师与智猛于姚秦弘始六年(404)自长安西行,曾于天竺华氏城访大智婆罗门罗阅宗,于其...(术语)贪欲与瞋恚愚痴三种之烦恼也,此三有荼毒人最剧,故称三毒。涅槃经二十九曰:毒中之毒,不过三毒。释门归敬...【发心四相】 p1161 瑜伽四十七卷二十页云:又卽如是菩萨发心、略由四相,应当了知。何等为四?一者、何相菩萨发心...(杂名)说占卜事之经典也。灌顶经十曰:今我梵王承佛威神,演说卜经一百偈颂,以示百姓,决了狐疑,知人吉凶。...禅林用语。指空解一切之禅法。刬子,即锄头。谓徒然铲除一切事物之存在,胸中了无些许义理或世间各种对立之法,然亦...(物名)有柄香炉也。唐语曰手炉。释氏要览中曰:法苑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师子白象,于二兽头...梵语 kūta?ālmali, kūta?ālmalika。意译为鹿聚。又作居吒奢摩离、究罗睒摩罗。属绢绵树之乔木。学名 Andersoni...【王正受境界】 p0379 瑜伽六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名王正受境界?谓有国王、善能筹量府库增减,不奢不悋,平等自处...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
【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唯有放弃胜败之心,才能快乐、平静。】 我们的态度取决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想...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方恨自蹉跎。 名字即佛,就是这个流浪汉他终于...
佛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以真心随缘,而成妄识,妄识分别,而起诸惑,依惑起业,依业受苦,惑业苦三相续不断。 惑...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他说:人!生死很可怕,随时都有变化,不一定能让我们有个完整...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旁树下稍作休息,适巧有一位年老的妇人正在附近的井边取水,这...
在台湾的佛教中,专弘律学的比丘,除了济涛律师外,再有一位就是南普陀佛学院院长广化律师。广化是律航法师(俗名黄...
自古以来,古来的贤圣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对我们的父母、祖先要孝顺,也要把这一念的孝顺推广到其他的...三宝,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宝住世,人类就有光明,人类就能得到救济,就有未来的希望,所以三宝是万世的明灯。 ...
无生忍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生四谛 | 下篇:无生身 |
【能转道】 p0892 成唯识论十卷四页云:一、能转道。此复有二。一、能伏道。谓伏二障随眠势力,令不引起二障现...
痴行补特伽罗
雪山
竺佛念
昙纂
贪瞋痴
发心四相
卜经
刬子禅
手炉
拘吒赊摩利树
王正受境界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胜利了人家就会恨你,落败了则带来愁苦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今欲脱离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给阎罗王的一块钱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律宗大德广化法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