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三业,兹明须净。盖业为系缚,系缚是苦。欲离苦本,当离系缚。离系缚者,谓离所依。所作即业,故当息业。业息系离,便成解脱。如何息业,谓净其业。净业非缚,故得自在。所谓净业者:身不作业,而身业净。口不作业,而口业净。意不作业,而意业净。三业清净,不为业拘。业不能拘,得大自在。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经名)佛说迦叶禁戒经,一卷,宋京声译。佛对迦叶说禁戒之法者。摄于小乘律部。...梵语 sopadhi-?esa-nirvāna。全称有余依涅槃。乃“无余涅槃”之对称。依,指依身,即人之身体。小乘佛教认为,虽断...(植物)Niṁba,又作任婆,赁婆。树名。玄应音义二曰:纴婆,古文任同。如林如深二切,树名也。叶若可煮为饮,治头...【六界】 p0293 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由五色处,安立运转驱役所依体性差别,当知建立有余六界。安立所依体性差别...表,外之意。尘表,谓俗尘之外,即指佛道。 p5763...梵语 siddhaj 或 siddhāj。又作悉旦、悉谈、肆昙、悉檀、七旦、七昙。意译作成就、成就吉祥。即指一种梵字字母,...(仪式)四葬之一。舍置尸骸于野中也。...指绘有十界相状之图。又作十法界图。为四圣界与六道界合绘之图画;即于大圆轮内画十个小圆轮,并于各小轮内绘上佛、...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维摩经卷上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常寂然,灭诸相故。”...为“因位万行”之对称。谓因应于“因位”之万行,以达至佛果之地位,而无量妙德悉无不成。就因、果之相对关系而言,...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 一、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开悟之心即成解脱之障碍,这一点非...问∶ 为何现代人罹患恶性肿瘤的机率这么高? 慧律法师答∶ 从有形相的角度来讲∶在工商业发达时期,第一,现代人生...
问: 请法师开示,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请问法师该怎么办呢? 容通法师答: 当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
原文: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一处山城里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轻的太太,并生了一个孩子。大地主想:我年纪大了,太太还这么年轻,万一我过...
在我国佛教史上,虽有好几位人物,由僧尼还俗:例如:朱元璋还俗做皇帝,刘秉忠还俗做宰相,姚广孝还俗做少师,武则...
魔这个字中文本来没有,梵文是邛I(Mara),译成魔罗。最早的翻译,所用的磨字是磨墨、磨灭的磨,下头是个石字。在梁...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生心散乱是正常的,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
净三业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转染依净 | 下篇:灭恶复不着善 |
乃游行教化之略称。谓遍历各地,教导众生。仁王般若经卷上菩萨教化品(大八·八二八中):“若以幻化身见幻化者,是...
迦叶禁戒经
有余涅槃
纴婆
六界
尘表
悉昙
野葬
十界图
寂然
果地万德
阐提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为何现代人患恶性肿瘤的机率这么高

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心境之区别
寻宝

出家人的舍戒与还俗

认识佛教所说的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