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四卷(或二卷、三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经、断诸法狐疑法经、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照明持经、须真天子所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宣扬菩萨乘之大乘佛教,内容为须真天子以三十三项问题问佛陀,继以三十二事问文殊师利菩萨,佛陀及文殊皆一一答之。 p53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Kāna-deva,龙树弟子,提婆菩萨之别名,缺一眼,故云迦那提婆。付法藏传六曰:其初托生南天竺土婆罗门种,...【何故求闻正法】 p0706 瑜伽三十八卷十五页云: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名数)一、真身,佛所得之法报二身也。二、化身,又名应身,佛所现之应身化身也。...【喜受】 五受之一。即于顺境,其心适悦的感受;为受心所对苦、乐、忧、喜、舍五受之一。在欲界、初禅及第二禅中,...【实义想】 p1272 瑜伽八十六卷五页云:实义想者:亦有二行。谓于诸行,思惟空性、及无我性。...(568~636)唐代僧。洛阳人,俗姓孟。十五岁从僧粲法师出家,后从志念、智通二师学成实论、杂阿毗昙心论,并从九江...1、指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 2、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其中鸠摩罗什所译经论凡三十五部三百余卷...(譬喻)譬极污秽者之辞。临济录曰:道流莫将佛为究竟,我见佛犹如厕孔,菩萨罗汉尽是枷锁缚人底物。...(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之种子皆具,或可为阿罗汉,或可为辟支佛,或可为佛,无有一定之...【十种佛】 p0101 佛地经论七卷二十页云:又余经说有十种佛。一、现等觉佛,二、弘誓愿佛,三、业异熟佛,四、住持...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初篇二篇,同坏众一,假僧治罚;何故初篇着后亦如是,二篇则无,意有何义?’答:‘初...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修行的因地,我们透过无常,透过无我,观照生灭法,外调,对...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射箭一样,弓拉得满,箭才能射得远。我们中国人说,一个坏人...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阿罗汉,六通具足,其中只有阿难比丘尚未证到阿罗汉果。 佛告...
今时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种菜、种花生了虫,就洒农药,这都是犯杀戒,应速悔改。夏夜多蚊,方便驱除,驱...
感应道交跟我们众生的修学机感的情况,智者大师分成十类,我们简单说明一下。有四种差别。 第一类,显机显应。 显机...问: 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真信切愿却非易事。学佛者往往有一时会发出真实信愿,但一回到...
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作为大德善知识,为众生所开显的修行之道,它一定是光明和坦途的,一定是大众可行,并...各位听众!农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这七月末后的一天,相传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实在地说,这一天不是他的...
须真天子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须陀素弥王 | 下篇:须曼耳 |
(杂名)一、帝释桓因,为人时,行顿施,于沙门婆罗门贫苦乞于路者,施以饮食钱财,以堪能故,名为释提桓因。二、富...
迦那提婆
何故求闻正法
真化二身
喜受
实义想
道岳
四大译经师
厕孔
不定性
十种佛
戒本初篇着后亦如是二篇则无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念这个咒可以给菜地除虫

感应道交有四种差别
怎样才能坚固往生净土的信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