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rutasoma,巴利名 Sutasoma。释尊于因位为国王修菩萨行时之名。又称修陀素弥王、须陀须摩王、须陀摩王。意译作普明王。据贤愚经卷十一无恼指鬘品所载,过去世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天罗),国王名迦摩沙波陀(又作驳足、斑足、鹿足),好食人肉,后变成飞行罗刹,止于山间,杀啖多人,复有诸罗刹来为其眷属;驳足王欲取千王肉,故设大宴会,已得九百九十九王,最后捕须陀素弥王,王从容就死,并为说杀罪及其恶报,更说慈心不杀之福。驳足王闻之悔悟,遂释放诸王,此后不再食人。昔时之须陀素弥王即后来之释尊,驳足王即后来之鸯仇摩罗。六度集经卷四、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上、杂譬喻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四等均载有此一故事,然内容略异。[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护国品、菩萨本行经卷下、旧杂譬喻经卷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 p536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天名)双身象鼻之欢喜天名。见誐那钵底条。...【何处现观】 p0706 显扬十六卷十六页云:复次何处现观?颂曰: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处。欲界人天,佛出...(术语)昙鸾所立。一实相身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又佛之光明也。二为物身,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又佛之名号也。...【寻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寻者寻求,对事理粗略的思考。《成唯识论》曰:‘寻谓寻求,令心偬遽,...(654~717)唐代僧。颖川(河南许昌)人,俗姓唐。年少好学,从文纲出家,坚修律义,深入禅慧,后常居会稽龙兴寺,...一、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因世尊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才被称为菩提树; 二、娑罗树,又名摩诃婆罗树、...(物名)又曰厕筹,拭屎之小木也。江南野录云:李后主亲为桑门削作厕简子,试之腮颊,少有涩滞者,再为治之。...(真言)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戒本疏·正果五篇:“言位立者,僧有四重,尼有八弃,以为初篇;僧有十三,尼有十七,为第二篇;僧有百二十,尼有二...心身的别名。魂是心识,有灵用但无形;魄是有形的身体,是心识的依处。...将犯戒之相分为七类,即统括五篇与篇外诸戒条为七类。又作七犯聚、七罪聚、七篇。即:(一)波罗夷(梵 pārājika)...(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问: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给别人超荐亡人,如法吗? 大安法师答: 《三时系念》尽管标明是中峰禅师所作的,但印...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这些动物生来就是给人吃的,所以吃这些根本是天经地义,没有任...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的外面写的是止语,希望大家不要散心讲话,在禅堂里没有必要...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收获快乐和幸福!学会忘记,让身心轻松;懂得舍得,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引发无数广州市民关注,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为什么净土法门,往生一法是这样的圆顿超越,胜异方便?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念不退。念不退当中就能够圆超九法界的那...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日的烦忧,顿时化解。佛号加持,难事易解,利己利人,越念越精...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是不是一定要专职打坐、阅读灵修书呢?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
须陀素弥王
【佛光大辞典】
上篇:须陀洹 | 下篇:须真天子经 |
(天名)又云释迦提婆因提,释迦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赊羯罗因陀罗,释迦提桓因陀罗,新云释迦提婆因陀罗,释迦提...
迦那跋底
何处现观
实相为物二身
寻心所
道岸
四大圣树
厕简子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戒本位立五篇
魂魄
七聚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超荐亡人如法吗
不杀生的内涵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忘记是风度,舍得是智慧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因位

念佛是无上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