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Kāna-deva,龙树弟子,提婆菩萨之别名,缺一眼,故云迦那提婆。付法藏传六曰:“其初托生南天竺土婆罗门种,尊贵豪胜,由毁神眼,遂无一目,因即号曰迦那提婆。”提婆菩萨传曰:“初出眼与神,故遂无一眼,时人号曰迦那提婆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世有四恩,为报酬之而尽心致力也。有报恩经。...(人名)六祖曹溪慧能,宪宗元和十年赐谥云大鉴禅师。...(术语)观经十六观中之第九观,观想阿弥陀佛之身相光明也。其观成就,则得见十方诸佛之身相。对于第八观而谓此观为...【似异法喩五种】 p0695 因明入正理论云:似异法喩,亦有五种。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已断作意】 p0229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已断作意者:谓断烦恼后所有作意。...(术语)法性佛也。三身中之法身也。显密不同颂曰:显法身默然,密性佛说法。辨惑指南三曰:性佛者,六大法性佛之意...禅林用语。比喻事之重复多遍而无必要。与“雪上加霜”、“锦上铺花”同义。碧岩录第三十四则(大四八·一七三上):...“至境”之对称。指色境与声境。五根缘五境之中,眼根取色境,耳根取声境,鼻根取香境,舌根取味境,身根取触境。其...梵名 Abhisamayālajkāra-?āstra。印度弥勒菩萨(梵 Maitreyanātha)造。全称现观庄严般若波罗蜜多优波提舍论(...【三种有情依三学入谛现观】 p0224 瑜伽二十八卷三页云:复有三种补特伽罗,依此三学,入谛现观。何等为三?一、未...(术语)体者达也,通也,通达事物之理而无壅塞,谓之体达。金光明玄义下曰: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
胆里面有结石,现在好多人都有这种毛病,也有好多种,也可以分为气滞型的、湿热型的和脓毒型的。胆其实就是说,我们...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有很多很好的意见。《学记》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不懂道理)。又...
如果菩提心没有生起来就很容易退转,这是不变的信仰。 不变的信仰,信什么呢?信三宝的功德。我们学佛人,如果说只...对现代人来说,贪欲贯穿着一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满足这种占有外物的欲望上,正是为了满足这些层出不穷的贪欲,人们...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通诗歌、俳句、茶道,为东海寺之开山祖师。 某天,有个商人拿...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在六道众生一切过程当中,不达一个问题,不能明心。为什么我们求明...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道的修学我们一般叫作理观。理观它是静...
迦那提婆
【佛学大辞典】
上篇:迦那跋底 | 下篇:迦那伽牟尼 |
【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 p0018 俱舍论十七卷十三页云:为由一业,但引一生?为引多生?又为一生,但一业引?...
报恩
大鉴
遍观一切色身想
似异法喩五种
已断作意
性佛
头上安头
不至境
现观庄严论
三种有情依三学入谛现观
体达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七个顶级心理寓言

胆结石的食疗法

古人是如何精进勤学苦读的

我们信仰的是三宝,不是信仰哪个人
把人身用在满足贪欲、积聚财富上,实在是太不值
心不留影

离开一切幻灭就是真实
